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日期:2009.03.27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地址】地址1

【版次】第A05版:文化周刊

【入库时间】2015.05.25

【全文挂接】

【全文】

客家民俗展

客家石狮子

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争相一睹“芳容”——

调查:民间宝贝知多少?

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除了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还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客家民俗用品,这些有形的物质符号承载着客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厚重博大的文化。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以前龙南对客家民俗文化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和统计,对自己究竟有多少家底并不清楚。

2008年,龙南县开展了客家文化年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弘扬客家文化。为了让民俗文物不被埋没,龙南县派出专人第一次深入民间进行系统调查。一方面深入开展客家文物、民俗文化普查工作,重点对剪纸、雕刻、刺绣、陶瓷、织染等制作工艺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先后下发了《民间传统技艺作品调查表》和《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人调查表》,挖掘整理传统技艺11项,确定传承人18名,建立了龙南县传统技艺传承人才库;另一方面尤其注重保持龙南客家历史文脉,重点挖掘开发、宣传推介池塘龙舟、香火龙、客家山歌集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客家民俗精品,切实加强对散落民间的文物的保护管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县博物馆馆藏文物。

当厚厚一叠民俗普查报表统计出来,龙南县文化工作者既喜又忧。喜的是,通过调查,全县总共登记了上千种客家民俗用品,其中不乏龙南客家人独有的民俗珍品,填补了客家档案的一项空白;忧的是,长期以来,民俗文物的保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许多传统的旧物件逐渐被当作了“垃圾”随意处理,造成大量民俗文物流失,例如独具特色的龙南客家服饰近年来越来越淡出人们视野,只有少数边远山区的老年妇女还会穿戴。

征集:沙里淘金觅珍品

对待散落在民间的民俗文物,该如何保护和保存呢?这次调查,对龙南县文化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民俗文物是一份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创新发展龙南文化的特色资源。民俗文物的保护是一个综合工程,它需要上自政府,下至百姓的全民参与,通过征集收藏将珍贵的民俗用品集中保存是目前比较好的保护方式。”龙南县文化局局长徐晓虹告诉记者。

为此,龙南县成立“客家民俗文化建设工作组”,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全县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六大项30余类文物进行了广泛征集,例如农耕类的犁耙、角箩、谷仓,酿酒类的蒸锅、酒瓮,服饰类的冬头帕、狗头帽,饮食类的饭甑、锡酒壶,居住类的雕花床、八仙桌椅等等。很快,龙南县、乡和各单位干部群众全民皆兵齐动员,下乡入户到村组,通过适当补助、自愿捐献和估价购买等方式征集起一大批民俗文物。

龙南县文联副主席赖建青全程参与了此次文物征集活动。他感慨地说:“这次下去真的是沙里淘金呀。因为这些民俗文物几乎都是农家废弃不用的,经常被扔在犄角旮旯。所以,柴火垛、猪圈、没人住的土房,类似的地方经常会成为我们‘侦察’的对象。”对于政府的征集活动,淳朴的客家群众绝大多数都表达了支持的态度。杨村镇72岁的赖余庆老人赶了5公里多山路来到镇政府,自愿捐献了七八件客家用具。他说:“这些老辈人用过的东西现在越来越难看到,现在政府把它征集上来统一保管,留给后人看,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经过三个多月的征集,龙南县共收到客家故事36篇,民间美术工艺品309件,涵盖生产、建筑、婚俗、祭祀、杂物等5大类的客家民俗文物6700余件(座)。赖建青告诉记者:“通过征集,进一步丰富了龙南客家文化艺术资料库,提升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确保一批文化遗产入选市级以上保护名录。”

展览:客家民俗闪光芒

耙、犁、耠子、耧、锄头、铁镰、铡刀……这些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的古老农具一应俱全;梳妆盒、糊箱子、粉盒,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女子结婚时必备的陪嫁;鞋拔子、袜板子再现了那个时候人们艰苦的生活;一双双用稻秆或草茎编制而成的草鞋虽然笨拙,却是那时农家孩子踏雪御寒的必需品……近日,记者来到关西新围,看到围屋里的干部群众正忙着布置“客家民俗展”,参展的民俗用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一路看下来,既过足了眼瘾,勾起了旧时的回忆,又使我从这些‘活化石’中领略了太多的风情,学到了太多的知识,客家民俗有看头,下次我还会带家人来。”看完关西新围“客家民俗展”的深圳游客李先生连称精彩。

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展出征集上来的民俗文物,龙南县专门设立了民俗文博馆。民俗摄影家王琼是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我们在对民俗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后,把这些‘宝贝’送到围屋博物馆陈列起来,供市民和游客参观。”

当记者问到为何要将民俗文物和客家围屋两者联系起来时,王琼说,客家围屋其实就是最大的民俗文物,走进每一座围屋,无论建筑、绘画、雕塑还是装饰、牌匾,都展现出客家文化独特的魅力,而且,龙南星罗棋布的376座各式围屋是天然的民俗展览馆,把民俗展品放到围屋博物馆展览,两者可谓相映生辉。据王琼介绍,龙南县目前成立了20多个围屋民俗展览馆,大部分已经对广大青少年和游客免费开放。

为了配合展览,龙南县添置了一批设备和展柜,还依托县职专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讲解员。除了在客家围屋布展,龙南县还将展品送到社区、村组、学校和企业巡回展出,受到群众欢迎,经常有市民要求延长参展期。如今,对于每一位参加龙南客家风情游的游客,客家民俗文物展成为必看项目。据统计,2008年共有21万人次观看了龙南客家民俗文物展。

根据专家提醒,虽然处处可以是展厅,但从保护文物的长远目标出发,建立一个正规的、专门化的民俗博物馆还是很有必要。对此,龙南县未雨绸缪,在今年即将动工兴建的文化中心内规划了一个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王琼充满憧憬地说,等到博物馆落成后,就把这些“宝贝”搬进新家,让更多的客家人来参观。

延伸:在展示中传承弘扬

展示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弘扬。龙南县对民俗文物的集中征集和展览,一是为了让客家人的宝贝得以传承,不至于被埋没,二是想通过这个有形的载体来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物展,让土生土长的龙南人大开眼界、大吃一惊。“真没想到家乡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财富,我以自己是一名客家人而自豪。”许多人看完展览,由衷感叹。不少青年从赞叹转为好奇,进而对客家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龙南县因势利导,聘请了一批精于客家民俗用品制作的民间师傅为顾问,在各中小学校开设民俗选修课,教学生手工制作一些简单的民俗物件,还在县职专设立客家文化旅游专业,培养一批传承客家民俗精髓的后继者。一些具有强烈客家人意识的老板在接触民俗展后,积极运用商业化运作方式将民俗物品重新包装后推向市场。例如,客家服饰、玩具等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都得到有效开发,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量。返乡创业人员陈胜佳瞄准客家木屐的商机,投资兴建了一家保健鞋厂,年产木屐60万双,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地。

尤为可喜的是,民俗文物展促使社会各界尊重客家传统文化蔚然成风。除了民俗物品,客家民间艺术、客家民谣、客家山歌、客家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政府的保护和开发,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和喜欢。近年,龙南县把客家因素注入到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着力于打造“客家名城”,让客家文化传统成为整个城市的灵魂。值得一提的是,龙南县还大力开展了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客家人的下一代通过接触民俗文物等文化符号,重新塑造“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崇先报本、和衷共济”的客家精神。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