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印象

日期:2008.09.03 点击数:534

【类型】报纸

【地址】地址1

【版次】

【入库时间】2015.05.25

【全文挂接】

【全文】

听说“惠安女”已经很久了,前几天专门去了一趟惠安。其实,惠安女只是惠安人口中的一部分,集中居住在惠安县东部沿海的崇武、小?等乡镇。惠安女因勤劳、美丽、贤惠和奇异的服饰而闻名于世。过去我一直以为惠安女是少数民族,其实她们是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其装束独树一帜,极像少数民族。汽车一到崇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旁的石雕,石雕与花木一起承担着美化公路的任务,原来这里与惠安女一样有名的还有“石文化”,崇武是全国有名的“石雕之乡”。当我踏上崇武街头的时候,第一次近距离领略了惠安女的风采。来来往往的惠安女子中,大多戴着奇特的蝴蝶状头饰,头巾和涂上黄漆的斗笠把脸部遮得严严实实,却毫无顾忌地露出肚皮,上身穿着斜襟短衫,袖口绣着色彩鲜艳的花边,下身是宽大的玄绸裤。有人说她们是古代百越族的后裔,头饰类似于古百越族的图腾;也有人说是受彝族服装的影响,不管怎样,这一身装扮已经延续了千年。崇武镇大?村的海湾很宽阔。环山的避风海湾是一种资源,最适合渔民生息,所以大?的渔村很大。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海滩上每条停泊的船前除了渔民修补船只外,都有惠安女点着香烛、烧着纸钱在祈祷平安,不时响起鞭炮、爆竹。在潮水中,渔家的孩子们在弄潮戏水;在礁石前,有许多惠安女在挖牡蛎。我深深呼吸着带着咸腥味的空气,将脚趾挤到松软的沙滩里,听着波澜壮阔的大海的阵阵涛声,坐了十几小时车的疲惫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久违的熟悉涌上了心头。年轻的时候在玉环县坎门镇当兵,在海边生活了七八年,对大海有着别样的情怀。更巧的是,坎门的居民大多是从闽南迁过去的,所以当我听见久违的语音时,仿佛见到了故人。第二天一早去小?镇前峰村的海滩。前峰村紧靠小?镇的街上,路边一块界石铭刻着村名的来历:前峰村位于南海前哨,故名。走完水泥路后还有很长一段高低不平的沙石路,路两边都是民居,尽头的路面是厚厚的黄沙,显然是被潮水推上来的。一出路口,眼前是一个很宽阔的海滩,远处停泊着许多等待卸货的渔船。因为还没有涨潮,渔船还不能卸货,我们坐在海滩边一个水产加工厂的码头休息。加工厂老板姓康,才三十来岁,夫妻俩很客气,搬出了桌椅,泡起了工夫茶。闽南人的工夫茶小有名气,我品尝着溢出香气的乌龙茶,与小康老板聊着小?的今昔。他告诉我,这里过去对土地使用控制很紧,小?镇的街头与村庄之间隔着满畈的地瓜田,现在已经建满了房子,全镇的人口从2000年的二万七千猛增到现在的五万多。说到海滩,小康很留恋也显出很无奈。他说,十多年前,潮水涨上来时,海鸥也跟了上来,现在却成了天然的垃圾场,海鸟几近绝迹。说话间,一辆装满垃圾的拖拉机开进了海滩。看着被污染的海滩,我有说不出的心痛。这里的地理条件极像我生活过的坎门镇灯塔大队的海滩,记得那里的海滩上半部分是金色的软沙滩,下半部分是乌黑的硬沙滩。硬沙滩还是一个天然的训练场,我们曾经在那里练刺杀、练投弹,在月光下巡逻从硬沙滩走过,随着脚印的移动会发出一串亮亮的荧光。旁边有摄友问起惠安女特殊的“不落夫家”的婚俗习惯,现在是否仍然这样。小康的妻子告诉我们,还是这样,她生下女儿后才住进丈夫家,名正言顺地与丈夫共同生活。说话间,她六岁的女儿蹦蹦跳跳来到她妈身边,小佳瑶一点也不怕生,任凭我们给她拍照。小康的妻子还告诉我们,惠安女的生活没什么变,还是很辛劳,穿着倒是先改变了,像她这样三十来岁以下的女子已经不穿戴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了。斗笠下悬挂的挂件她们也不会编织。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不加保护,这一汉民族服饰的奇葩可能会成为记忆,成为图片上的影像。潮水已经涨到了码头下,把垃圾堆淹没了,小驳船来来去去忙着从渔船上卸货。当地没有一家饭馆,我们买了二十斤的虾、蟹,借主人的煤气灶烧,小家庭缺少餐具,我们只好用洗脸盆盛着煮熟的虾、蟹,用手捞着吃,新鲜的味道,原汁原味的做法和吃法,成全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海边野炊。当我们告别时,我们已经不能从前门出去了,潮水没上了台阶。小康的妻子带着孩子领我们从后门走,一直把我们送到大路,离开老远了回过头去,我还看见母女俩在原地向我们挥手……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