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相关搜索词
[1图]北海版的“清明上河图”
作者: 周德叶   来源: 北海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班查梨院长于90多年前画的北海风情图。 本文副题的“北海风情图”,笔者初见于2009年出版的由刘喜松著的《寻根》一书。书中的图下面有三行英文说明。2011年7月的一天,北海圣美”副总肖仁立送给笔者一张与《寻根》书中相同的“北海风情图”,并把他儿子翻译图中的三段英文说明一起送来。看完
全文:

班查梨院长于90多年前画的北海风情图。

本文副题的“北海风情图”,笔者初见于2009年出版的由刘喜松著的《寻根》一书。书中的图下面有三行英文说明。2011年7月的一天,北海圣美”副总肖仁立送给笔者一张与《寻根》书中相同的“北海风情图”,并把他儿子翻译图中的三段英文说明一起送来。看完这三段译文,让笔者对图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由此想起我国一幅著名的图画“清明上河图”。“北海风情图”不就是北海版的“清明上河图”吗?“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书画作品中的一幅珍品。作品采用长卷形式,以精致的工笔,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城市的生活面貌。此图的作者为北宋画家张择端。“北海风情图”是以方形画纸形式,用中国传统白描法和景点移位构图,形象记录了二十世纪初北海港口城市的风貌。有意思的是此画的作者班查梨竟是一位洋人,一位爱好广泛的著名的外科医生。

班查梨(Dr.C.G.S.Baronsfedther)为爱尔兰人,毕业于都柏林大学,系文学硕士,医学博士和法学博士。1913―1919年任北海普仁医院及普仁麻风院院长。他在北海工作了七年,对市区及周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业余时间画了这幅“北海风情图”,并把它作为在北海工作最后一份“年度工作报告”的内容之一。

此风情图的景点自下而上可分为五组。最下面的一组(称第一组)画面的景点是北海市区北面与沙滩交接处的浅海区。其海面共有大小帆船5艘,小艇4艘,大小竹筏4张。

浅海区中间的一艘单桅杆帆船,其桅顶上系一红十字标记的旗子,表明此船为北海普仁医院专用。此船稍大,船头两边有栏杆,船体中间有平顶舱室,供人员乘坐和安放货物。红十字船右面有两艘较大的双桅杆帆船,桅顶均有一风向兜。船头两边也有栏杆,船中间有拱形舱,为当时的渔船。所有的帆船均扬起风帆处在行驶中。此外,在这些帆船周围还有摇橹的小艇、小篷艇和竹筏。所有的这些海上船艇,构成了一幅反映北海港繁忙多彩的画面。

第二组画面的景点是市区北面临海地带。上面有一行长长的东来西往的各式车辆和人群。画面东端可明显看到一辆由两头牛一前一后拉动的牛车。车轮有六英尺高,是农村最大型的运输工具。两头牛旁边有一农夫手握一条牛鞭掌控着前进的方向。牛车的左前方有两个轿夫抬着一顶轿子,是当时官商人家出行的工具。轿子前面的一个挑夫挑着东西,这是当时农村最常见的货物运输方式。挑夫前面站着两个头戴有纱巾环绕凉笠的妇女。有纱巾的凉笠,是农村妇女常用的遮阳帽。两妇女的右面是一行从西往东走的各种载人的交通工具。最前面的是一前一后的两辆人力手推车。前车的车架上装着货物,后车的车架上坐着一位撑着遮阳伞的妇女。手推车后面有一人骑着一匹马,骑马人后面有一前一后坐着乘客的两辆黄包车。这些所有的车辆和人群都向着北海港边上的老街走来。

其实,第二组画面景点上的各种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在沙滩上行进是不合实际的。它们主要是在第三组的街道上行,但在画面上无法表现出来,作者于是将景点的画面移至沙滩上来,这是景点移位构图法。

第三组画面的景点为北海老街的房屋。这些房屋均为单层,且具有统一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沿着东西走向的沙滩整齐地排列。图中的房屋主要有三排。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的街道,由数条短街组成,那时统称“大街”,为今珠海路的前身;第二排和第三排之间的街道,也由数条短街组成,统称“高街”,为今沙脊街的前身;第三排以南只有零星房屋和牛车路,统称“后街”,为今中山路的前身。这几排长长的街道,都是建在沙滩上的老街,这就是1927年以前北海东面市区(为今文明南路和民生路至海关路一带)的概貌。

第四组画面的景点只看到图中右上角一座高三层的建筑,为普仁医院八角楼,楼旁有高高的旗杆,杆顶有一红十字旗,标示那儿是一座教会医院的所在地。普仁麻风院也设在那儿,说明当时那一带为北海的近郊。再远一点的地方有英、法、德领事馆等西洋建筑群,但这些景点稍远,在图中便看不到了。于是,八角楼也成为近代北海对外开放而建造的西洋建筑群的代表性建筑了。

第五组画面的景点是山丘。右上角的山丘为冠头岭。左上角的山丘为地角岭,两山丘位于市区西南郊七八公里处。

作者把北海地区唯一的这两处山丘景点移到老街南面,使整幅风情画远处有山,近处有水,且水陆交通发达,人员往来繁忙和谐,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北海风情画。

北海风情图的技法是白描。作者善于选择二十世纪初的北海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最有代表性的船只、车辆、房屋及人群,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笔者认为此图最可贵之处是真实。2002年4月笔者曾写过《建在沙滩上的大街》一文,却没有找到适合的插图。如果当时有这张图的话,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班查梨院长为什么画这张风情图?这要从几张昔日摄于“普仁两院”的老照片谈起。“普仁两院”院长谭逊和屈顺先后任满离开时,都曾在以八角楼为背景处留影(哪怕只拍到该楼的局部);柯达夫人于1925年重访北海“普仁两院”时,在麻风院与病人留影也同样如此。这是为什么?因为八角楼在他们心中是一座“圣楼”,是他们一生中值得留恋和牵挂的地方。2009年7月,笔者把这些普仁先贤留影的故事,写成《魂牵梦萦八角楼》一文。此文今天却成为班查梨院长画此风情图的注脚―― ― 不知读者看到了没有,班查梨在图的右上角画上小小的八角楼,为这张北海版的“清明上河图”,增添了往昔普仁先贤离开“两院”时,在八角楼留下的一个个无限留恋的故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