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2图]巧手“绘”就五彩衣——走近畲族服饰制作非遗传承人兰曲钗
作者: 谢逸溪   杨李超   卓越   郑秀杰   林克诚   来源: 福建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尽管台风“纳沙”带来漫天风雨,罗源湾畔的松山镇竹里村却依旧宁静。在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年近半百的兰曲钗正在灯下忙活。靠墙挂的一排畲族传统女装提醒着来客,这名畲族汉子可不是普通的乡村裁缝。 “这几件是霍口乡的订单,国庆节结婚要穿。”只有小学文化的兰曲钗不善言辞,但35年的畲族服饰制作
全文:年,他收到的订单不仅遍布八闽,更有远及浙江甚至北京的客户。 但“生意”二字,显然无法概括兰曲钗“非遗传承人”这个身份的全部。继承传统,提升修边、纳沿、手工刺绣技艺,是他对畲族服饰的主要发展。经他缝制
惠安女的服饰文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时代中国之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外人类学、民俗学专家关注的课题。其来源有种种传说,目前尚无定论。据史料记载,清代中后期,惠东妇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长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裤。衣长、胸、腰背宽阔,下沿稍呈弧形外展,与清代流行的“大夫衫”(长式挖襟衫)类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长,故名“接袖衫”又名“卷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为的是
全文:”各部分略为收缩,衣沿弧度加长,臂围宽度加阔并向外弯展,腰围处的中式纽攀减少,两个连在一起,袖口绕蓝布边。领围上刺绣图案由简变繁,领根下方形色布改为三角形。胸、背中线两侧缀做两块方形黑色、深褐色绸布,其四边各镶接一块三色形色布,改称“缀做衫”。裤子为“大折裤”又名“大筒裤”,俗称“汉装裤”。
客家民俗文化在当今服装配件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周新运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俗文化   服装配件   实践应用  
描述: 、环保、民族特色的强力号角下,服装配件设计自然也紧随其后。在一些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的服装配件品(云南扎染饰品、贵州苗族刺绣饰品)成功问世的影响与启示下,能否把客家民俗文化这一地域文化应用到服装配件设计
男着衫裤女着裙
作者: 暂无 来源: 厦门晚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林晓云) 读者看了本报5月31日、6月3日关于“听音乐会怎么穿?”系列报道后,积极出谋划策,谈自己的想法,大家根据厦门天气、环境、音乐厅硬件等,找出了既符合国际礼仪,又“亲民”许多的音乐会着装风格。 现在是夏季,读者们对于这个季节的音乐会穿着,给男士的规范很简单——就是衬衫与西裤,
全文:洁明了的设计,到重工镶嵌,刺绣的精致设计,都可以让女士在音乐会上显得很得体。关于裙子长度,一定要牢记“越长越正式”的礼仪。如果音乐会的规格很高,不妨穿及踝长裙,如果觉得及踝长裙太隆重,穿及膝的小礼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