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浅议人口迁移下的客家民间艺术文化传播与融合--以客家女子传统服饰为例
作者: 任柏安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文化传播   文化融合   客家服饰  
描述: 通过对客家女子传统服饰的分析可知,在不同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人口迁移只是作为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出现的,人口迁移本身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民间艺术的传播、扩散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真正决定民间艺术文化形态的却是迁入地的政治经济状况,由现实的生活要求衍生出了相对的民间艺术文化。
[1图]“小荷”的仲夏夜之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少儿舞蹈展演作品李 伟 摄 孟 梦 李 婷 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日前在北京落幕。活动展演了137个风格各异的儿童舞蹈作品,通过5场比赛使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4000多名小朋友齐聚一堂。 “小荷风采”不单是对日趋
全文:的儿童舞蹈作品,通过5场比赛使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4000多名小朋友齐聚一堂。 “小荷风采”不单是对日趋繁荣的少儿舞蹈创作和表演水平进行了一次检阅,更是对少儿舞蹈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引导,让人们在这些优秀
[2图]读懂建筑读懂历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古香古色的洛阳古街 (小阳摄) 泉港后龙骑楼极具闽南风情(起拓摄) 中西合璧的 传统民居 代表建筑:蔡氏古民居、杨阿苗故居、黄宗汉故居、李光地故居等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厚的文化积淀留下来众多文物古迹。保留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就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全文:等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内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融汇。佛教、道教、儒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及明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天主教乃至犹太教,都曾经在古泉州流传和发展。为满足其宗教生活的需要
泉州何以成“文都”?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上接第一版)遍布整个闽南和东南亚、港澳台。如此鲜活活的文化魅力、引力、凝聚力,恐非哪个现代文化项目能与之相比吧? 走进下一代是传承,走入非遗名录也是一种传承。根据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所制定的“建立10个以上非遗展示馆、10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1000个以上展示点”的目标,如今泉
全文: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登上世界舞台,呈现文化大国的独特魅力与泱泱风范,与光州、横滨一起,共为开启东亚文化的复兴之门贡献力量。泉州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将接受世界性的检阅。在与世界的深度对话中,泉州文化将绽放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3图]海味十足的 浔埔女服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南早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黄晨在泉州城区东南方的临海处,有座村落名叫“埔”。它地方不大,却以独特的习俗,为远近三乡五里的人们所知晓。其中,梳着“粗脚头”、身着“大裾衫”、耳佩“丁香钩”的埔女成为这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听当地人说,埔女的这种穿戴,是宋杨八姐服饰的遗风。也有人认为,这是宋元时期遗留下来的阿拉伯人风俗;还有人指出,
全文:,但埔女服饰作为本土文化中的特色标志,其文化价值绝不能被遗忘和忽视。因此,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他在制作埔衣服时,对埔女服饰进行重新包装,在原有传统特色基础上注入了不少时尚设计元素,从图案、色彩、剪裁
[3图]“土著”服饰抑或各族服装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惠女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坤 摄)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上图)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陈小阳 摄) (下图)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水坤 摄)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
全文:也认为惠女服饰在发展中汲取着华夏族的一些东西,如绣花在华夏族早期服饰并不多见,直到清代才多了起来,而从清朝的官服民服上也可看出其对于惠女服饰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时期,人们习惯穿着马甲或者一个多纽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