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寻埔风情 □黄种酷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在泉州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海鲜、头戴簪花围、耳佩丁香钩、身着大裾衫宽脚裤的寻埔女,你一定会被她们独特的衣饰和勤劳的背影所吸引。寻埔是一片滩涂,为什么叫“寻埔”,我想应该是这样的——靠海吃海以海为生的人一定是希望这片滩涂肥沃富饶,希望这个埔子能够收获硕大的膏寻,能够给当地人带来丰收和
全文:

在泉州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贩卖海鲜、头戴簪花围、耳佩丁香钩、身着大裾衫宽脚裤的寻埔女,你一定会被她们独特的衣饰和勤劳的背影所吸引。寻埔是一片滩涂,为什么叫“寻埔”,我想应该是这样的——靠海吃海以海为生的人一定是希望这片滩涂肥沃富饶,希望这个埔子能够收获硕大的膏寻,能够给当地人带来丰收和富足,因此才将这个村庄叫做寻埔。走在寻埔村的小巷中,到处可以看到勤劳和朴素的寻埔女,她们安然地坐在自家门口,气定神闲地撬着牡蛎,有些时候你可以看到她们三五成群闲话家常,有些时候你也可以看到她们忘我地大声说笑。在静谧的村子里你可以听到鸡鸣狗吠喧嚣于尘上,时不时有人挑着担子从你身边擦肩而过,一片和谐安详的村居景象,让你不由地悄悄喜欢上这个独特而神秘的地方。这时你会觉得这恍如世外桃源,民风如此之淳朴,让置身都市的你有一种陌生而又亲切的情愫油然而生。走在寻埔的小巷中,犹如走进一条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廊。小巷中的石板路已经被这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踩踏成光滑的小径,这条通往故乡和异乡的小径,不知道承载着多少寻埔人的梦想。我沿着这条石板路寻找寻埔人的足迹,我想,这条石板路虽然沧桑斑驳,但对于寻埔人来说,它却是一条通向光明的大道。村子里有许多建筑奇特的蚵壳厝,你会被渔村人民的智慧所折服,你不得不赞叹渔民们的鬼斧神工。这种蚵壳厝是用蚵壳建造的房屋,渔民们用石灰浆、三合泥浆将蚵壳一片一片砌起来,白色的蚵壳墙体、花岗石墙基、红砖砌成的方框,红白相间,鲜艳夺目。蚵壳厝冬暖夏凉,又能抵御海风和潮湿的侵蚀,深受渔民们的喜爱。这也是渔村所特有的古建筑。现在的寻埔已经是一个富足的地方了,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住上了洋楼别墅,我们不得不赞叹这些新老建筑能够如此完美和谐的共生。泉州是一座滨海城市,从寻埔人的身影我看到了泉州人的身影,他们有着如海般宽广的胸怀。而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积淀博大而精深,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1图]以花名城叫刺桐 女人头上插花枝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玉兰花 以花名城泉州曾是以花为名的城市。自古泉州人素有爱花的传统,早在五代末年,泉州环城遍植刺桐。唐代诗人王毂有诗云: 南国清和烟雨晨, 刺桐夹道花开新。 林梢簇簇红霞烂, 暑天别觉生精神。 刺桐绕城,火红花开成为古泉州的胜景,因此泉州又称“刺桐”。 当年施琅将军的府邸还有春夏秋冬四个
全文:

玉兰花

以花名城泉州曾是以花为名的城市。自古泉州人素有爱花的传统,早在五代末年,泉州环城遍植刺桐。唐代诗人王毂有诗云:

南国清和烟雨晨,

刺桐夹道花开新。

林梢簇簇红霞烂,

暑天别觉生精神。

刺桐绕城,火红花开成为古泉州的胜景,因此泉州又称“刺桐”。

当年施琅将军的府邸还有春夏秋冬四个花园——“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女人插花泉州城中的女子同样爱花,古时这里就盛行戴花之俗,比如“簪花围”。作为装饰物的,既有鲜花,也有绢花,花色以红、白、黄为多,喜庆时须插红花。人们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含笑、玉兰或小朵鲜花),用麻丝线穿掇绕成环,围绕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四环,色彩相同。还簪插玉簪、银梳、金丝练和“佛仔线”,双鬓角又簪挂大朵鲜花,把满头青丝装饰得明艳照人。

民俗专家傅孙义说:“据传,这是宋元时代阿拉伯人风俗延续下来的。至今,泉州城四郊,包括晋江、南安、惠安农村部分妇女,仍保留着这种习俗。”

婚礼有花据介绍,泉州还有许多习俗与花有关:黄红菊花,含笑花、茉莉花、玉兰花等是古代泉州人结婚前轿前盘的重要礼品之一;其中玉兰花是端午节姑娘新婚后由娘家送给婆家的必备礼品;红白莲花糊成花灯作为元宵节前娘家为新婚女儿送灯(丁)给婆家,祝愿早生贵子。

以花入药泉州人也有将花入药入食的习惯。金银花、杭菊花、玫瑰花、刺仔花等晒干入药,有清凉解毒功效。茉莉花可供制作茉莉花茶。桂花、菊花可制成芬芳的美酒。金针菜花晒干就成为美食的佐料。

花圃环城爱花之城也必然有种花之地。泉州市花卉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历史上泉州四周都有花卉种植基地,分别位于东门外的河市(今洛江区河市镇)、南门外的江南、西门外的丰州(今南安市丰州镇)、北门外的花园头、花园后(今丰泽区北峰镇)。位于市区的花巷,也是旧时因卖花而得名。而泉州的榕树盆景,更是远近闻名。

[1图]“六张牌”展现泉州之美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一条泉州游后的观感,数千人参与转发和评论(详见本报3月1日第4版)。那么,泉州之美在哪里?这个话题引起不
全文:一条泉州游后的观感,数千人参与转发和评论(详见本报3月1日第4版)。那么,泉州之美在哪里?这个话题引起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热议。他们认为,“六张牌”展现了泉州的美丽。 记者王金植 名人牌 人才辈出 霞光
寻埔簪花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在一个散淡的假日,我徜徉在泉州刺桐古港边,此时路边的刺桐花正悄然绽放着。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涨潮时分,一位名叫伊本巴都的阿拉伯大旅行家把船停泊于此,当他见到满城尽开刺桐花时,便惊呼:“zayton!zayton!”(谐音为刺桐),或许从那时起,泉州就因刺桐花而名扬海外了。一座城市以花为名,那么这座城
全文:

在一个散淡的假日,我徜徉在泉州刺桐古港边,此时路边的刺桐花正悄然绽放着。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涨潮时分,一位名叫伊本巴都的阿拉伯大旅行家把船停泊于此,当他见到满城尽开刺桐花时,便惊呼:“zayton!zayton!”(谐音为刺桐),或许从那时起,泉州就因刺桐花而名扬海外了。一座城市以花为名,那么这座城市必定与花结下不解之缘。是的,刺桐古港边就住着一群崇尚鲜花的女人。那天,我走在美山古渡边,看着落日将晋江水染红。海滩上有一群头上簪满鲜花的女子正在淘蛤采蚝,她们头上的簪花在夕阳中颤动着,黑色的滩涂上顿时鲜活了许多。渔民说,这里就是寻埔村了,而那些女人就是被称为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的“寻埔阿姨”了。寻埔阿姨勤劳爱花是远近闻名的,不论出门讨小海,或是入城卖海鲜,她们都忘不了簪一头美丽的花。在泉州的农贸市场上,哪里有卖海鲜的摊位,哪里就有寻埔阿姨的身影,她们头上那美丽的簪花,总能成为嘈杂闹市中最为靓丽的一景。鲜花伴随着寻埔女的一生,点缀着她们的生活。她们把头发绾成圆髻,周围用四时鲜花绕成数环,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子,便成了美丽的簪花围了。鲜花随季节而变换,有洁白的素馨花、有金黄的山菊花、有浅黄的含笑花、有紫红的粗糠花、有深红的月季花。听说,寻埔女头上的鲜花还有些来头。宋元时期,很多阿拉伯人定居泉州,阿拉伯商人蒲寿庚曾在附近辟一个云麓花园,移植了许多波斯湾沿岸所产的素馨花、玉兰花等花草,以此遥寄思乡之情。有时,也采摘几朵鲜花赠予当地村民以示情谊。我想,那时谁如能簪上几朵素馨花或玉兰花,当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一串鲜花便是一串祝福,何况这种祝福带有花的芬芳。于是,爱花赠花习俗渐成风气,从一朵到数朵,从一环到数环,寻埔女的簪花围渐渐演化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头上花坛”。寻埔女美丽的头饰上,散发着淡淡的异域风情,它也是海洋文化的一个缩影。那天,恰逢妈祖生日,我陪几位民俗专家到寻埔采风。一到妈祖宫,宫前早已人头攒动,香火缭绕。所有的寻埔女人不论老少都簪上了美丽的鲜花,这是寻埔渔村最为热闹的一天,也是寻埔女打扮最为漂亮的一天。穿行在村头巷尾,我们随处可见肩挑手提着祭祀供品的女子,小巷中除了抖落一路的笑声外,还有阵阵幽香在浮动。江滨路上,男人们一边吆喝着一边扛着妈祖神像沿路巡游,村民们自发组成许多民俗表演方队随后而行,远远望去游人如潮,花海涌动,全村俨然成了一个偌大的民俗展示舞台。同行的民俗专家深为感慨,在喧嚣的都市边缘,还保留着这么原汁原味的民俗活动,实在难得啊!我在一座古朴的蚝壳古厝前徘徊,几株不知名的小花从老墙的缝隙里伸展出来,在海风中摇曳着,沧桑中便有了几分生趣。是的,许多东西终会老去,但有些东西仍将留存,就如寻埔女头上的簪花围,将是一道不变的、流动的美丽风景,点缀着刺桐古港。

泉州何以成“文都”?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上接第一版)遍布整个闽南和东南亚、港澳台。如此鲜活活的文化魅力、引力、凝聚力,恐非哪个现代文化项目能与之相比吧? 走进下一代是传承,走入非遗名录也是一种传承。根据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所制定的“建立10个以上非遗展示馆、10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1000个以上展示点”的目标,如今泉
全文:

(上接第一版)遍布整个闽南和东南亚、港澳台。如此鲜活活的文化魅力、引力、凝聚力,恐非哪个现代文化项目能与之相比吧?

走进下一代是传承,走入非遗名录也是一种传承。根据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所制定的“建立10个以上非遗展示馆、10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1000个以上展示点”的目标,如今泉州完成2/3。

但,这够了吗?令人遗憾的是,无论从国家法律还是政策层面,对于无论是固态的还是活态的文化保护,都还存在着不少空白。

尽管泉州的31项非遗中也包括了闽南传统民居、惠安服饰、福船制作等等,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传统技艺依然面临着即将消亡的窘境。就木偶来说,晋江市木偶剧团副团长李胜奕告诉记者:传统木偶道具本身也应该包含在木偶艺术中,但现在会制造传统木偶的名家大师却越来越少了,假如有一天这种制造技艺丢失了,木偶艺术也将难以留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原理不只在木偶一家。前不久引发社会关注的泉州开元寺维修一事,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社会关注的“白鸽”、“石将军”、“瓷雕龙”等饰品,其实这些装饰本身都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严格意义上并非文物。然而它们背后真正的闽南建筑流派的“堆卷”传统工艺,却几无人知。结果是作为真正活态文化的技艺、材料、人才,如今有的难以为继。

“这和国家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专门的‘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定额标准’有关。”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出宝阳告诉记者。“现在古建维修都是按现代建筑标准中的有关材料、技艺等来制定,结果招标出来的定价根本无法承接古建修缮。就是想用传统工艺、材料、人才,也是没有市场空间,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活态的文化只能慢慢消亡。”

明年,作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登上世界舞台,呈现文化大国的独特魅力与泱泱风范,与光州、横滨一起,共为开启东亚文化的复兴之门贡献力量。泉州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将接受世界性的检阅。在与世界的深度对话中,泉州文化将绽放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2图]读懂建筑读懂历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古香古色的洛阳古街 (小阳摄) 泉港后龙骑楼极具闽南风情(起拓摄) 中西合璧的 传统民居 代表建筑:蔡氏古民居、杨阿苗故居、黄宗汉故居、李光地故居等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厚的文化积淀留下来众多文物古迹。保留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就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全文:

古香古色的洛阳古街 (小阳摄)

泉港后龙骑楼极具闽南风情(起拓摄)

中西合璧的

传统民居

代表建筑:蔡氏古民居、杨阿苗故居、黄宗汉故居、李光地故居等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厚的文化积淀留下来众多文物古迹。保留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就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

泉州传统民居有三开间或五开间的红砖白石、双坡曲燕尾脊的汉式古大厝,有“手巾寮”的纵向住宅,有骑楼式的商住合一的建筑,还有与山村环境十分协调的“吊脚楼”(木楼)。还有一种是外围护有高大坚固防御墙体,适应大家族集居形式的土楼建筑——中西合璧的“番仔楼”。

泉州传统民居造型朴素,石材与片砖插花砌筑的墙体,山花与入口的红砖贴面,形成独特风格。特别是泉州本地所特有的橘红色贴面砖和层面瓦,使建筑色感异常强烈。

东西方风格迥异的建筑装饰和谐地共存于各个古大厝中。如以木、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门窗有石刻的郡望堂号、对联,有中国传统的木刻、石刻、泥塑等装饰,又增加了钢筋水泥、有色玻璃、马赛克、釉面砖等外来装饰材料,出现了带有明显欧式风格的哥特式门窗、科林多式廊柱、阳台、拱券顶、百叶窗等建筑形式,以及种类繁多的山花样式、动植物图案,形成具有泉州侨乡特点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

泉州还有中国罕见的蚵壳厝。这种奇妙的建筑,用大海蛎壳、砖石砌成,配青白色花岗岩座基、胭脂红砖窗,银白红相间,在阳光下点点碎金忽隐忽现,像极一幅画。其间行走着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的(虫+寻)埔女。

专家评点:(黄汉民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地域建筑特色是适应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闽南红砖建筑集中反映了闽南的民俗风情和闽南人的审美情趣,红砖建筑特色正是对闽南地区建设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最佳利用。

文化交融的宗教建筑

代表建筑:开元寺、清真寺、元妙观、天后宫、草庵等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内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融汇。佛教、道教、儒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及明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天主教乃至犹太教,都曾经在古泉州流传和发展。为满足其宗教生活的需要,他们兴建了各自的宗教建筑。

泉州清真寺原名“艾苏哈卜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具有中世纪时代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它的建筑,除了仿照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之外,它的“望月台”的圆形穹顶,还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藻井一类的石构图案。

泉州开元寺内阁宇多为明代建筑风格,重檐斗拱,雕梁画栋,中轴线上有照墙、天王殿、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两侧建有檀越祠、准提禅林、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另东西广场上有两座高耸入云的宋代石塔,布局严谨,气势恢弘。

泉州的宗教建筑是泉州多元文化的缩影,留下了诸多至今仍可借鉴的建筑技艺。

专家评点:(沈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正因为古时福建与中原相对隔绝的地域环境的限制,业已形成的福建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量原汁原味的传统建筑技艺得以较好保存和传承。除了大木结构、墙体砌筑、屋面铺装等建筑做法和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外,剪粘、灰塑、髹漆、彩绘等技艺也十分丰富。这是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传统建筑技艺,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

联系血缘亲情的宗祠

代表建筑:东门洪氏大宗祠、吴氏大宗祠、晋江衙口施氏大宗祠、张坂黄氏家庙、陈埭丁氏宗祠等

宗祠,为“祖先栖神之宅”。建造宗祠是泉州人崇拜祖先的一种高级形式。民间建造家族祠堂,最先始于福建,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泉州地区大规模营造祠堂,大多集中在明清两代。此时入闽各家族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故建祠之风盛行。

泉州地区的宗祠多为燕尾脊、穿斗或抬梁架构的砖木建筑,通常由门厅、天井、两廊和祀厅组成,大门两边有抱鼓,前有照墙、石埕,主祠正门以青石篆刻祠名,左右石柱楹联,厅堂中央有供奉先祖的雕花坐龛,门廊两边大多有雕刻精致、栩栩如生的花鸟浮雕,庄重肃穆,古朴雅致。

走进宗祠,那种庄严的氛围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停止喧哗,取而代之的是和缓的静默。那一幅幅不动声色的匾额细读下来,犹如打开一卷卷尘封的历史画卷,让人肃然起敬。

宗祠建筑,向世人诉说着闽南过去的人、物、情,让现在的闽南人有了传承文化、开拓未来的根基。

专家评点:(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总工程师)明清时期,福建很多民众去世界各地谋生发展,由于长期在外的特定历史条件,使闽地民众以家族作为对故乡思念的一种依托,同时也因为经济条件支持而具有相当的能力,因此明清以来宗祠、家庙的修建之风极为兴盛,闽地的家祠在建造和布局上亦属上乘。

(詹秋冰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宗祠原为“追远、报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需体现出礼尊而貌严。闽南宗祠对族人有着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家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民族的大团结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图]参加世界合唱比赛 泉州老年大学摘银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获奖后合影留念 (林丽燕 陈伯强 摄) 本报讯(记者陈淑华)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上,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以出色的表现摘取银奖。 泉州市老年大学合唱团成立于1995年。目前,团员中最大年龄78岁,他们中有教师、律师、公务员,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他们
全文:

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获奖后合影留念 (林丽燕 陈伯强 摄)

本报讯(记者陈淑华)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上,泉州老年大学合唱团以出色的表现摘取银奖。

泉州市老年大学合唱团成立于1995年。目前,团员中最大年龄78岁,他们中有教师、律师、公务员,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他们通过勤学苦练、团结协作,最终信心满怀地站在了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的舞台上。一出场,他们富有泉州乡土气息的服饰就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眼睛,女团员穿着靓丽的惠女服饰、戴着清新别致的■埔女簪花围,男团员则一身朴实亲切的渔民装束。市老年大学合唱团演唱的四首歌曲分别为《正月点灯红》、《蓝蓝泉州湾》、《烧肉粽》、《爱拼才会赢》,无论是颇具闽南特色的民谣,还是通俗歌曲,在男女团员配合默契的演唱下,都显得特别动听,观众们深受感染。

据悉,世界合唱比赛被誉为合唱界的“奥林匹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合唱比赛。本届比赛在浙江绍兴举行,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歌手乐者组成472支合唱团队参赛。

[3图]“土著”服饰抑或各族服装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惠女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坤 摄)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上图)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陈小阳 摄) (下图)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水坤 摄)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
全文:

惠女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坤 摄)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上图)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陈小阳 摄) (下图)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水坤 摄)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影响,

自成一派独特装束

依据:纹样

讲解人:黄坚(泉籍画家、《惠东妇女服饰的传承与变异》作者之一)

唐朝中叶,因“安史之乱”导致大批汉人南迁,开始进入闽粤赣边区。在我看来,其对惠东族群的影响也就此开始。此后居住在这个区域的畲、瑶、僚、俚、奚、等诸族群逐渐融入于汉民族之中,同时,不同群体之间也相互影响、吸收,由此也使得惠东地区的妇女所穿的服饰在某些方面的源流上,与诸多族群服饰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联系。

在惠东民间曾有一个关于惠女服饰的伤感故事流传至今,相传在南宋末年,李文会来小岞隐居,启程时欲把从海南强行抓来的黎人贵族康小姐纳为妻。婚后虽育有两男两女,但被迫出嫁的康小姐却始终怨气未消。待到女儿出嫁之时,康小姐便把出嫁的女儿打扮成自己被劫时的模样。其先是将女儿的头梳成蝴蝶髻,其重20斤,高两尺,再取来一方乌巾遮盖住女儿的脸庞,借由此也表达着自己被抢时不愿让人看见美丽容颜和讨厌看丑陋郎君的心理。而为女儿戴上的厚重银镯,则象征了自己当年被抢时的所被迫带上的铁铐,特地在女儿嫁衣裤上剪破几个洞,并打上补丁,以此重现当年自己被抢时被扯破的衣裤。而在出嫁前,康小姐亦将女儿的嫁衣裁短,仅让布料遮蔽其胸部,并将裤头放宽,且截短至膝部,进而系上银裤链,以此重现自己年少时被迫嫁人时因反抗挣扎,衣服脱落的情景。虽然只为排解心中的怨怒,但康小姐特意为女儿装扮的嫁衣却意外地受到当地人的青睐,从而被流传推广,最后演变成了惠女服饰。而对于服饰的特点,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仅是康小姐根据自己的想法所设计,但更多的人认为其是在海南黎族服饰上进行了修改,因此也推断惠女服饰与黎族服饰存在着关联。

与这一传说相呼应,在学者陈国华在1984年所著的《惠安女族源初探》一文中也曾有所论述道:“惠东南服饰与越南京族、黎族,广西、云南、贵州的苗族、瑶族较为相同。”当中所谈及的少数民族皆属于百越族的后裔,而从现有的惠女服饰中,也能发现与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相似点,如惠安女头戴斗笠时,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而其短小的上衣,则颇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而所绣纹样则与瑶族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此外,惠女所穿的衣裤色彩也有着蒙古族喜爱的颜色,如绿色、黑色、蓝色,而这些用色也与云南水族的服装相似度甚高。

多年来,在对惠女服饰进行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惊奇地发现,这种带有强烈少数民族特征的服饰在汉族服饰中是十分少见的,尤其是它与苗族、瑶族、黎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着相近似的纹样和用色,而这也许与惠东族群源于闽越族的原因有关。

此外,我也认为惠女服饰在发展中汲取着华夏族的一些东西,如绣花在华夏族早期服饰并不多见,直到清代才多了起来,而从清朝的官服民服上也可看出其对于惠女服饰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时期,人们习惯穿着马甲或者一个多纽袢的背心,由此也对近代惠女服饰有着影响,特别是惠女身着的用以防寒的“贴背”。

此外,由于迁徙各族的影响,各朝代的纹样在惠东妇女服饰样中均有反应,如元代的缠枝莲,唐代的穿枝式组织形式,宋代在唐草纹或写生折枝花基础上略有变化,清代的吉祥纹样等,这些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惠女服饰在纹样上汲取着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符号。因此我也认为,惠女服饰的主流是起源于古百越诸族,而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其不断汲取不同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并产生一定的变异,才衍生出富有特色的服饰,进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观点二

百越族遗风,“土著”服饰保留至今

依据:服饰特点、纹样

讲解人:曾梅霞(惠安女民俗创作基地负责人)

一直以来,对于惠女服饰的起源,古代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若追溯其发源,我认为应是一种纪念本族历史文化象征,而其所谓的本族,在我看来,则是生活在惠东地区的“土著族群”,也就是“古百越族”的后裔。

早在1957年至1977年间,惠安崇武镇以东五里的崇武大岞村大岞山东坡上,曾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在地面上零星遗存陶片上,亦出现了绳纹、斜线纹、云雷纹及附加堆纹等纹样,其与现今惠安女服饰上所绣缝的纹样十分吻合。而据考古学家推测,远在四千年多前,当地曾生活着一支以渔猎为生的氏族部落。由此也反映出了在远古时代,崇武大岞村地区已有了古代闽越族或其他先民活动着。

西汉武帝时,闽越遭平国迁众,包括“闽越”在内的“百越”及其各族渐渐消失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但在迁徙过程中,虽大部分的闽越族人迁至江淮一带,但仍有大量后裔留守闽南之地,继续生活,同时也保留了部分百越族先人的习俗。

另外因自古以来,闽南沿海地区便是重要的国防海域,历代朝廷会派遣官兵前来驻守,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汉族士兵便与本地的“土著”女子通婚,由此也促使不同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一些百越族旧俗被渐渐汉化,但其带有鲜明特色的着装风格却被沿承下来,并历经各个朝代的演变,与长期的海洋生态环境杂糅成特异的乡土习俗,当地妇女们世代保留着“闽越族”传统服饰的特色,也就成了如今看到惠女们的独特装束。

观点三

蝴蝶崇拜,

装束暗藏峒民族徽

依据:头饰与纹理

讲解人:陈细送(73岁的小岞镇居民)

依据传统习俗,惠东女出嫁必把髻尾束成蝴蝶般的形状,以此区分已婚或未婚。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传说,我还记得儿时从家中长辈口中听到的一个传说,其源于在惠安城内下井街南仔桥脚有一洞,那里有一泓清水,涓涓而流。相传这个洞便是“蝴蝶峒”的原址,而生活在这里的峒民,在宋代时期被视为一个野蛮的民族,直至经朱熹开导而被同化进中原文化之中。

相传“峒”是以类聚族而居的社会,有其代表性的族徽,这种徽号,也有“图腾”之意。而蝴蝶峒民是巨石时代的遗民,妇女所梳的蝴蝶发式代表着当时的族徽或图腾。上世纪初,许多惠女梳的“大头髻”也有着蝴蝶的形状,尤其净峰、小岞的妇女在节庆之日所梳理的发式,与蝴蝶样子颇为相似,而其平日的发式,也犹如展翅的蝴蝶一般,因此当地人便有了惠女发式源于蝴蝶崇拜的说法。

除了形如蝴蝶的发髻,惠安女服饰在服饰色彩的追求上,也有恰似蝴蝶翅膀上的艳丽色泽,而惠女服饰时常出现如同蝴蝶造型一样的纹样,也为惠安女服饰源于“蝴蝶峒”一说提供的了依据。

讲解人:陈瑞卿(年过八旬的崇武镇居民)

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关系,除了有听闻“蝴蝶峒”一说,我的祖父曾经谈到,我的祖母的老家在云南的蝴蝶谷,也就是大理的蝴蝶泉。祖母曾说云南当地有个传说,苗族的先民古代本来居住在江淮一带,那里江湖密布,河道纵横,而且枫木遍生,彩蝶飞舞。在这种环境下,出于那种原始的心理,先民们对繁盛的枫木和彩蝶产生了求同认亲和崇拜的意识。他们对枫木和蝴蝶进行了极具功利性的美化,并强调自身与它们有着血缘关系。苗族的先民认为,枫木变成了蝴蝶,蝴蝶又生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然后才有苗族,由此,蝴蝶作为苗族先民心目中的母亲,便时常出现在苗族的服装之中,

而虽然崇武、山霞的惠安女属于汉族,但惠女头饰、服饰上时常出现的蝴蝶样子,也与云南当地的苗族先人对于蝴蝶的崇拜,颇为相似。

观点四

同用“咸水腔”,

惠女服饰似畲装

依据:方言、发髻、衣着

讲解人:张国琳(惠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在去年,当我前往漳浦、云霄、龙海三县市考察之时,在与一位畲族居民的交谈中,其与惠东地区居民相似的口音,也就是民间俗称“咸水腔”,引起了我的注意,翻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在《崇武方言研究》,我找到了一段关于惠东的“咸水腔”的资料:其记录到闽南方言范围内还有漳浦(旧镇)和海南(文昌)两个地方,会使用此种发音的方言。

时间推移到唐宋时期,漳州的山区主要是畲族的聚居地,汉族仅居于沿海一带,但自明朝以后,漳州山区的居民,大多已认为自己归属于汉族。而从姓氏来看,学着傅衣凌曾在论文《元代畲姓考》中论述,元代闽粤赣边缘的畲族有50多个姓,但随着时代的推移,除了少数的姓氏,如钟、雷、蓝等仍为畲族,不少生活在闽南境内的姓氏已被并入了汉族中,但口口相传的方音,却一直保留下来。因此我也推测,也许在时代更替中,有不少的畲族后裔曾迁居到惠东地区,他们与当地人相互交流、融合的同时,也让自己所带来的畲族文化对当地人的生活、语言及着装服饰风格,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口音上的相似可待考证外,从惠女的装扮上,亦可寻找到一些畲族装束的痕迹,在厦门大学郭志超教授所著的《闽台民族史辨》中《畲族和汉族的关系及其社会文化变迁》一文之四《服饰》中曾有介绍说,畲族妇女服饰是其民族风俗的集中象征,发饰则是服饰的重中之重,而在古代畲族中,椎髻垂缨则是妇女们发饰的一大基本特点。另外,徐望璋《畲妇》也曾谈及,“复髻筠筒缀石珠”,这种头饰也被称作“高妆”,与惠安女的高髻颇为类似。

另外,同为畲族聚居之地的潮州之地,亦可寻觅到一些与惠女服饰的关联。早在《永乐大典·潮州府》之“风俗形胜”引《三阳志》、《三阳图志》残文中,关于宋元时期的潮州风俗,曾留下一段简要而珍贵的记载为:“其弊俗未淳,与中州稍异者,妇女敞衣青盖,多游街陌。”虽然其中对于“敞衣青盖”的记载十分简略,但若以惠安女的装束为参照物,便不难发现文中所指“敞衣”即是敞开着的上衣或上衣短小而露出肌肤,而“青盖”则为蓝色或蓝黑色的盖头。而据《畲族简史》中记载,惠东女服饰与畲族大同小异,男女推髻洗足,衣尚青蓝色,头戴竹冠蒙布等。因此,我亦认为,泉州惠安女服饰可视为“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3图]锣鼓喧天彩旗扬 埔民俗现盛况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担子里的海鲜模型是为表达年年丰收的美好愿望 几乎全村老少都盛装打扮 穿大裾衫、宽脚裤,持斗笠,■埔女有着别样的风情。 虫 寻 本报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昨日是农历正月廿九日,丰泽区东海街道■埔社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事——“妈祖巡香”民俗活动。 昨
全文:

担子里的海鲜模型是为表达年年丰收的美好愿望

几乎全村老少都盛装打扮

穿大裾衫、宽脚裤,持斗笠,■埔女有着别样的风情。

本报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昨日是农历正月廿九日,丰泽区东海街道■埔社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事——“妈祖巡香”民俗活动。

昨日早上10点,在“■埔顺济宫”举行一系列仪式后,村民抬着神龛,请出妈祖神像在全村进行巡游,在巡香路线经过的道路上,家家户户大门敞开,门口摆一供桌,地上放着鞭炮,当妈祖神像来时,就燃放鞭炮以迎接妈祖驾到。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盛装打扮,共同庆祝这一盛事。

一阵震耳的锣鼓响起,踩街活动开始,一时间龙腾狮跃,彩旗招展,令这个原本宁静安谧的小渔村一下子沸腾起来。走在队伍最前头是一名年轻男子手持开路彩旗为踩街队伍“开辟道路”,紧跟其后是一队手持扫帚的■埔女为妈祖巡香“扫除障碍”,而十几位辈分高、被精心挑选出来“有福气”的■埔阿婆,则手持一两米的高香尾随其后。腰鼓队、舞龙队、五谷队、水果队等队伍阵仗整齐,动作统一。今年还增加了独具特色的“斗笠舞”,只见美丽动人的■埔女头戴簪花,穿着大裾衫、宽脚裤,手持斗笠,在队伍中用曼妙的身姿跳出迷人的舞步。而闻声而来的那些年过古稀的■埔阿姨阿婆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跟随着踩街队伍同喜同乐,看着这盛大的庆典,她们脸上笑开了花。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跨火堆。十几名年轻的■埔男子抬着神龛兴奋地前后晃动,据说,轿子晃得越厉害就越能保平安。大家围着神龛在火堆前来回晃动,最后一冲而过,寓意避灾祈福。不远处的海岸边,渔民们在各自的渔船张灯结彩,与岸上踩街队伍相映成趣。

据悉,农历正月廿九是“海上圣母”妈祖生日,而“巡香”的意思,就是让这位海上保护之神,“走进千家万户”,庇佑渔民们出海平安,有好的年景和收成。靠海为生的■埔人家用这种盛大的踩街游行活动来表达自己对大海的敬仰,祈求妈祖的保佑。

而这样盛大的民俗活动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们。“我们那里也有类似的民俗活动,但是像这样着盛装参与踩街活动的就没有。”来自浙江温州的摄影爱好者来不及和记者多说,扛着相机又消失在拥挤的人海中了。(记者吴毅君陈晓东文/图)

[4图]现代新城美在和谐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清新环境 宜居家园 (奇迹 摄) 养老有保障 老人乐呵呵 (奇迹 摄) 一针一线 传承文化 (福山 摄) 现代园区 现代产业 (奇迹 摄) 八月登高览胜景,大坪山下美如画。 东面,城东新区蓄势待发,占地500多亩的海峡体育中心坐落其中,犹如绽放的花瓣吸引八方来客;南面,巍
全文:

清新环境 宜居家园 (奇迹 摄)

养老有保障 老人乐呵呵 (奇迹 摄)

一针一线 传承文化 (福山 摄)

现代园区 现代产业 (奇迹 摄)

八月登高览胜景,大坪山下美如画。

东面,城东新区蓄势待发,占地500多亩的海峡体育中心坐落其中,犹如绽放的花瓣吸引八方来客;南面,巍然耸立的晋江大桥展开巨大的双臂,把晋江两岸连为一体;西面,高楼林立、色彩斑斓的城市街区,处处显现丰泽城市核心区的现代气息。

现代新城,最美是和谐。

“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能住上这么漂亮的小区。”走进见龙亭小区,花团锦簇,蝴蝶翩翩起舞;小桥流水,鱼儿穿梭嬉戏;亭台轩榭,居民自在漫步。芳草茵茵,郑成功焚青衣处、文明阁、应奎坊等历史建筑错落其中,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居住在见龙亭小区的拆迁户陈老伯,每天都和邻居一道在小区的公园里溜达溜达,享受家园里清新的空气。

作为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见龙亭小区占地370亩,总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包括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小学、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绿化广场、公交站等配套设施齐全,是市民的宜居家园。

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不管埔女走到哪里,都是一幅独特的风情画。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一同被誉为福建三大渔女,是闽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观,而埔女更是以勤劳、勇敢、聪慧出名。潮起潮落,埔阿姨逐浪而行,在大海中捕捞鱼虾;人声鼎沸,泉州海鲜市场处处有埔阿姨的身影,她们箩筐中装着刚刚上岸的海鲜,那是市民中的美食;傍晚时分,伴随着习习海风,埔阿姨在顺济宫前的榕树下扭起了秧歌。

或许,随着岁月的流逝,埔阿姨变成了埔阿婆,不能再劳动。为让她们可以安度晚年,2011年下半年,丰泽区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两保合一”制度,为她们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

现代城市加上现代产业,是和谐发展的魅力所在。在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那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枚数字对讲机专业芯片,成立了福建移动通信产业联盟,并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那里没有大机器的轰鸣声,没有大工业生产的污染,有的是高端技术人才、现代科研设备。

如今,这个占地仅80亩、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正在孕育着一个世界级的梦想:建成全球最大的数字对讲机研发生产基地,并将在“十二五”期间带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天祥玲玲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