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2图]巧手“绘”就五彩衣——走近畲族服饰制作非遗传承人兰曲钗
作者: 谢逸溪   杨李超   卓越   郑秀杰   林克诚   来源: 福建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尽管台风“纳沙”带来漫天风雨,罗源湾畔的松山镇竹里村却依旧宁静。在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年近半百的兰曲钗正在灯下忙活。靠墙挂的一排畲族传统女装提醒着来客,这名畲族汉子可不是普通的乡村裁缝。 “这几件是霍口乡的订单,国庆节结婚要穿。”只有小学文化的兰曲钗不善言辞,但35年的畲族服饰制作
全文:年,他收到的订单不仅遍布八闽,更有远及浙江甚至北京的客户。 但“生意”二字,显然无法概括兰曲钗“非遗传承人”这个身份的全部。继承传统,提升修边、纳沿、手工刺绣的技艺,是他对畲族服饰的主要发展。经他缝制
第八届“广州文艺奖”获奖名单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州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宣传文化精品奖 舞蹈类获奖作品: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获奖单位:广州芭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民间艺术类获奖作品:乞巧《七月七日长生殿》 获奖单位: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代表队 获奖作品:牙雕《盛世乾坤(57层象牙球)》 获奖者:李定宁、李斌成 宣传文化精品奖(群文类) 戏剧类获奖作品:小品《守望
全文:》 获奖单位:广东音乐曲艺发展有限公司 杂技类获奖作品:杂技《跳动的节奏-竹杠》获奖单位: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书法类获奖作品:草书《古贤论书选抄》获奖者:邓文冲 文艺理论类获奖作品
浙南廊桥上的凤凰部落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日落而息,恍然间不知山中甲子…… 碗窑村曾有过辉煌如梦的前世,第一代村民是从福建迁来的巫姓家族,他们凭借自己带来的制瓷技艺,以制、贩瓷器为生,很快引吏碗窑村在浙南地区声名鹊起。到清乾隆年间,碗窑村
[2图]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客家民俗展 客家石狮子 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争相一睹“芳容”—— 调查:民间宝贝知多少? 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除了拥有全
全文:文物不被埋没,龙南县派出专人第一次深入民间进行系统调查。一方面深入开展客家文物、民俗文化普查工作,重点对剪纸、雕刻、刺绣、陶瓷、织染等制作工艺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先后下发了《民间传统技艺作品调查表
龙南客家小吃珍珠汤
作者: 徐丽芸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在客家人的集散地———江西省龙南县,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客家围屋、客家服饰、客家山歌……源远流长,耐人寻味。同时,龙南的客家风味小吃也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其中客家著名小吃珍珠汤,更是香味袭人,清爽可口,而且是对人体有滋养功能的绿色食品,因此大受人们欢迎。$$珍珠汤的原料非常简单,是农村里家家户户
全文:“珍珠米”;然后,由于颗粒大小不匀,须用米筛过滤出均匀的珍珠米,偏大的珍珠米再放入锅中重复上一道程序,使每颗珍珠米大小均匀。这样,珍珠米便制作成功了。接下来,就要进行烹调了。$$珍珠汤的烹调技艺也是有一定
“惠安女”朵拉和她的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晚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在福建泉州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名闻海内外的惠安女。这些女性不仅以其奇特的服饰——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成为一道道靓丽的民俗景观,更是因家中男人多以出海捕鱼或出洋谋生,常年少在家,而使女性个性磨炼坚韧,成为全能媳妇,里里外外一把手,为惠东崇武增添了难以言表的人性魅力。 认识朵拉
全文:……众多姐妹同胞的种种爱恨怨愁、沧桑哀伤、不畏强权的形象,与晦暗幽微的社会浮世绘跃然纸上,激励她们冲破险恶与迷惘,达到自信自尊自强自立之信念。 而在写作技艺上,朵拉的微型小说越趋成熟,有故事,有人物,节奏
海滨邹鲁地 魅力崇武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设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崇武镇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中国东海与南海 的分界线上,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相距仅97海里,是 大陆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 一。崇武古名小兜,宋初置巡检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建城置千户所,1928年始设区公所,1931年设乡, 1939年置镇。全镇面积19.6平方
全文:巧夺天工的“大海岩雕”、全国独一无二的石雕景观 大道等等,崇武还是“中国石雕之乡”,线雕、浮雕、圆 雕、影雕、微雕等多种石雕技艺与现代艺术融合创新,拓 展了石雕工艺的发展空间,世界各地2000多种石材云集 崇武,加工后的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 国家,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
从神圣的头饰到流动的百褶裙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画报·汉文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皱褶就像一块有无限可能的画布,它给心灵手巧的妇女留下了一个展示刺绣、蜡染、扎染等技艺的空间,有些民族的妇女甚至把自己民族的迁徙历史都“写”在了百褶裙上。 在所有这些穿百褶裙的民族中,苗族
[2图]信丰:让畲族文化绽放橙乡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畲族民俗博物馆陈列的各种器物引起了游客们的兴趣。 信丰县畲族艺术团在乡镇巡回演出。 赖伟国特约记者钟玉忠文/图 脐橙丰收的季节,信丰县畲族艺术团以“民族团结进村入校”为主题在全县巡回演出,为信丰农民送去一道畲族文化大餐,受到群众的欢迎。近年来,信丰
全文:的延续,但是这种延续一直考验着畲族人民的记忆和口才,往往有一种局限性。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畲族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人当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知之甚少,比如畲族人特有的技艺
[4图]“凤凰装”的美丽传承
作者: 暂无 来源: 温州晚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非遗名片畲族服饰作为特殊的民俗被收录在浙江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最早源于闽东一带,后传入温州畲族人聚居的地方,如文成、苍南、平阳、泰顺等地。畲族服、饰是畲族文化资源的重要象征之一,品种繁多,有服装、头饰(如凤冠等)、花鞋、织带、彩带、绣花、银手镯、银耳环、银项链等,造型颇具匠心,散发着浓浓的
全文:时,他仍旧会拿起布料,练练“基本功”,如做盘扣等,使自己原有的“手上功夫”不会日久生疏。他不仅自己坚持这样做,还带动子女们一起做,手把手传授她们制作“凤凰装”的技艺,与她们讨论学习如何改良。如,将原先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