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1图]顶着黄斗笠、戴着蓝碎花头巾、穿着露肚脐的短上衣、腰间还系一条银色的腰带,那黑色的大筒裤随风飘洒起来,衬托得腰身越发婀娜。镜头下,她们就如沙滩上一朵朵浪花,神秘、羞涩、从容、妙曼。10多年前,从杂志上第一次看到她们时,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惠安女。 寻找惠安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电力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刘 俊文/图寻,却不遇2011年国庆,我踏上前往福建惠安的旅程,寻找那个曾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的影子。在泉州,打听到惠安女生活在一个叫崇武的海滨小镇,便买票坐上开往惠安崇武的长途汽车。崇武到了。喧嚣充斥着耳膜,一群摩的迎面而来,热情询问要不要坐车到海边沙滩;街道两旁的电器商城正大声广播国庆优惠的广
全文:



■刘 俊文/图

寻,却不遇

2011年国庆,我踏上前往福建惠安的旅程,寻找那个曾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烙印的影子。

在泉州,打听到惠安女生活在一个叫崇武的海滨小镇,便买票坐上开往惠安崇武的长途汽车。崇武到了。喧嚣充斥着耳膜,一群摩的迎面而来,热情询问要不要坐车到海边沙滩;街道两旁的电器商城正大声广播国庆优惠的广告;堵在路口的货车焦虑地按着喇叭,提醒行人避让。

我在寻找惠安女的影子,但只看到一位大妈穿着传统服饰站在三轮车上招呼乘客,零星有几位带着花头巾的老人提着菜篮子在人海中飘过,身旁行色匆匆的年轻女孩不是身着休闲装就是学生装,哪里还看得出半丝半毫惠安女的风情?

“哈哈,现在,我们惠安女一般都不穿传统服饰了,那个太麻烦,也不时尚。只有在偏远渔村里,35岁以上的女人才会保留惠安女的装束。”“好粥道”小店的老板娘笑着为我解惑。走出粥店,我并未死心,总想在散步时或者不经意间,碰上几个如照片女主角般的惠安女,但依然失望。

得,之于大岞

偶然闯入一家摄影小店,居然碰到了惠安摄影家汪洪波(他在惠安采石场拍摄的作品《梦呓》获得“中国第十四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金奖)。“去一个叫大岞的渔村吧,哪里也许有你想要的东西……”汪洪波这样告诉我。

第二天,我乘坐三轮摩托来到大岞。安顿后,独自到附近的港口转转,希望遇上什么,找到什么。远远的,看到一群熟悉的身影,她们和记忆中的景象那么契合。头戴的黄斗笠鲜艳,蓝花花头巾耀眼,黑色的大脚裤在海风吹拂下鼓胀起来。而此刻,她们正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一方条石,艰难地向前挪动。这不正是我寻觅已久的惠安女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无来由地,我撒开腿疯跑起来。心中在说,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样就能离我的记忆近一些,更近一些。

走到近处,我楞住了。出现我眼前的,不仅仅有着蓝色头巾遮盖住的柔媚,还有一群“摄郎”正端着“长枪短炮”对着惠安女们狂闪。“头低一些”“肩再抬高一点”“稳住、别动!”……这群来自台湾的摄影师们正指挥着惠安女们摆出各种劳作的姿势,用照相机塑造出一个个只属于他们的惠安女形象。抬石头拍完了,紧跟着拍锯木头,甚至还指挥两个女子站在沙堆上摆出犁田的造型。其实在这样的渔村里哪里还有田地可种呢?看着这滑稽的场景,刚才兴奋劲顿失。

悟,而后了然

我知道用不了多久,这样的形象就会出现在各大摄影杂志上,读者们会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惠安女,并将自我的感觉宣扬开去,吸引更多如我一样的人上前找寻。我感到了困惑,我所寻找的、真实的惠安女倒底是什么样?亦或想象中的惠安女根本不曾存在?难道我看到的惠安女只是一群模特为迎合所谓艺术的需要而摆出的造型?难道所谓的艺术就是用造作的姿势来掩饰这个时代传统的虚无与流逝?那么我此行的意义又在哪里?

晚上,与惠安女创造艺术基地主持人张汉忠老师进行了一次长谈,他讲到了自己这些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摄影创造团队的经历;也讲到了自己对惠安女这一形象被摄影家们误导、误传的困惑;更谈到自己对惠安女人的深刻观察与了解。“惠安女的存在与扬名并不是因为那身特别的装束,她们身上不可抵挡的魅力来自于千百年传承不变的品质:勤劳、贤惠与坚毅。现在年轻的惠安女早已脱掉了那身传统装束,但不能说她们就不是美丽的惠安女……”

如醍醐灌顶,我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一直被惠安女的衣着标签所束缚,受制于形,受惑于心。其实我早已将她们遇见,却蒙昧而不知;其实她们一直就在我身边,却视而不见。她们就是外出打工的小妹,殷勤而精明的老板娘,随着丈夫跑客运的阿姨……

第二天,我坐上离开大岞的三轮车,对面是一个年轻女孩,她看着我手中的相机,好奇地问:“你也是专程来拍我们惠安女的吧?”我微笑着点点头。“你还需要惠安女模特吗?我只要戴上头巾也很漂亮的,而且收费也便宜。”她游说我。我微笑着告诉她:“谢谢,我已经见过真正的惠安女了,你们真的很不错。”


惠安女的服饰文化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时代中国之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外人类学、民俗学专家关注的课题。其来源有种种传说,目前尚无定论。据史料记载,清代中后期,惠东妇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长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裤。衣长、胸、腰背宽阔,下沿稍呈弧形外展,与清代流行的“大夫衫”(长式挖襟衫)类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长,故名“接袖衫”又名“卷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为的是
全文:”各部分略为收缩,衣沿弧度加长,臂围宽度加阔并向外弯展,腰围处的中式纽攀减少,两个连在一起,袖口绕蓝布边。领围上刺绣图案由简变繁,领根下方形色布改为三角形。胸、背中线两侧缀做两块方形黑色、深褐色绸布,其四边各镶接一块三形色布,改称“缀做衫”。裤子为“大折裤”又名“大筒裤”,俗称“汉装裤”。
摇曳多姿的惠东女服饰
作者: 李宁   来源: 文明与宣传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东女   少数民族妇女   服饰文化   20世纪   汉族服饰   老年妇女   塑料花   清代后期   50年代   区域性标志  
描述: 是汉族服饰中最为独特美丽的风景线。 惠东女的上装,与清代沿袭明代流行的袄衫类似,只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长了一些,据说是为了新娘人洞房前便于提起长袖掩盖羞红的面颊而设计。新婚过后,长袖的一半位置翻挽固定缝住,并在袖口镶上一寸宽的缀线用作装饰,这时称为“接袖衫”。
岜沙画记
作者: 陈红旗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三个猎枪手》岜沙有中国最后的猎枪部落之称。这里男子崇尚武力,清一挽着发髯,苗语叫"户棍"。身穿自制的无领右开铜扣青布衣衫,直统大筒裤,酷似兵马俑。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捉鱼,神气极了。在画中我想表现出一种威武、崇高、神秘的形象。
岜沙画记
作者: 陈红旗   来源: 山花(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岜沙   兵马俑   猎枪   部落  
描述: 《三个猎枪手》岜沙有中国最后的猎枪部落之称。这里男子崇尚武力,清一挽着发髯,苗语叫“户棍”。身穿自制的无领右开铜扣青布衣衫,直统大筒裤,酷似兵马俑。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捉鱼,神气极了。在画中我想表现出一种威武、崇高、神秘的形象。
岜沙苗寨的丧葬
作者: 刘文光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岜沙苗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丧葬   民风民俗   大旅游   从江县   贵州  
描述: 。岜沙的男子崇尚武力,清一的挽着发髻——“鬏鬏”(苗语叫“户棍”),身着自织自制的无领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常年挎腰刀,肩扛火枪,手牵猎狗,一身武士装束,神气极了;岜沙的妇女着装也比较精美,身着
滩涂·蚵壳厝·蟳埔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石狮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我任教的大学对面就是浩瀚的东海,下课时站在教学楼的窗口放眼望去,烟波浩淼的大海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天空中鸥鹭点点,海面上渔帆片片,那充满诗意的天风海韵,我感觉并不逊色于厦大海湾,而且因为有渔船的停泊和渔民的捕捞似乎更多了一份俗世的亲切。 但一些像我这样眺望大海的人却颇为惋惜地说,这片大海不如别的海
全文:

我任教的大学对面就是浩瀚的东海,下课时站在教学楼的窗口放眼望去,烟波浩淼的大海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天空中鸥鹭点点,海面上渔帆片片,那充满诗意的天风海韵,我感觉并不逊色于厦大海湾,而且因为有渔船的停泊和渔民的捕捞似乎更多了一份俗世的亲切。

但一些像我这样眺望大海的人却颇为惋惜地说,这片大海不如别的海湾漂亮,因为没有那一大片金色的沙滩,没有那一棵棵婆娑的棕榈,没有涨潮时白浪逐沙滩的生动,没有敞开胸怀让游泳者尽情嬉戏的乐趣……因为的是我们的海边是一大片滩涂,是黑色的粘稠的一踩下去两脚就深陷下去的泥巴滩涂。这片滩涂似乎阻隔了我们和大海的亲近,让我们面对大海只能远看,不能近玩。

这话让我听起来有些心疼,为什么有滩涂的大海就不漂亮呢?不,我认为它是最漂亮的!正是因为它拥有这一片广阔的、绵软的、黑色的但却蕴蓄着无限丰富的生命营养的滩涂,这是许多海洋所没有的!

这片有滩涂的大海紧挨着一个名闻遐迩的村落———蟳埔,蟳埔村拥有同样名闻遐迩的蟳埔女。但是蟳埔女为世所闻名的常常是她们繁花似锦的簪花围发饰和青色大襟衫、黑色大筒裤服饰,这些奇特的装扮使她们在海边捕捞或在集市卖鱼时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谋杀了多少摄影家的菲林,也掠夺了多少作家的文字。但是却很少人注意到,正是这一片“不美丽”的滩涂塑造了这一群美丽的女子,也塑造了她们美丽的家园和她们背后的美丽的城市!

是的,正是这片肥沃的滩涂,养育了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的蟳埔村民众,也养育了泉州市区的居民。蟳埔地处江海交汇之处,蟳埔人有史的400多年来,世世代代以海为生,渔业捕捞和滩涂养殖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他们的安身立命所在。特别是滩涂养殖,更是他们主要的经济粮仓。东海的滩涂是海边潮间带形成的一片黑色淤泥湿地。因为江海之口是咸淡水交汇处,滩涂中微生物十分丰富,所以蟳埔人利用滩涂养殖了各种贝类(如贻贝、扇贝、蛤、牡蛎、泥蚶、缢蛏等)、海藻(如海带、紫菜等)和螃蟹。有的蟳埔人还把滩涂改造成潮差式、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的鱼塭(亦称鱼港),养殖了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鱼类(如鲻鱼、梭鱼、鲷鱼、石斑鱼、鲳鱼、鳗鱼、遮目鱼、非洲鲫鱼等)和对虾。每天,当男人们“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时,蟳埔女也在潮落时扎上头巾,穿上筒高及膝的雨靴,戴上塑胶袖套去滩涂养殖或采撷捕捞蛤蛎鱼虾。这片营养丰富的滩涂在蟳埔女的劳作中孕育了肥美的牡蛎、缢蛏、螃蟹和鱼虾,这些都是泉州人最爱吃的美味啊!当雨靴上还粘着黑泥的蟳埔女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用塑料桶或浴盆把新鲜而肥美的海鲜送到市区的菜市场,让买菜的市民挑得眉开眼笑时,她们也喜笑颜开地收获了生活的富足和快乐。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这一片滩涂,还有蟳埔村的发展和富裕吗?还有蟳埔女的满足和快乐吗?还有我们泉州人这么方便而现成的口福吗?

距离产生美,越近的风景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虽然我几次路过蟳埔村口的龙眼树和蚵壳厝走向学校大门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头凝望,对那个神奇的村落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但惭愧的是我居然一次也没有走进过,总觉得风景就近在咫尺,反正有的是机会,但实际上我已经错过了许多美丽。

那一天中午,当《福建文学》编辑部的几位编辑来到这里时,不想再错过的我陪他们顶着火热的太阳走进了这个神往已久的美丽村子。村子里静悄悄的,水泥村道非常干净,几条狗或伸着舌头在屋前憩息,或枕着大地在打盹。村里几乎不见男人,我想也许出海打鱼去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同样名闻遐迩的蚵壳厝。蚵壳厝是蟳埔村的独特风景,这些房屋的造型和其他闽南古民居并无二样,奇特的是它们独一无二的牡蛎壳装饰。除了背面,屋子的其他三个立面都是用很大个的银白色牡蛎壳砌成的。听说这种硕大的牡蛎壳来自于海外。宋元时期,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刺桐港的一部分,泉州远航船队从这里扬帆出海,把丝绸、糖、茶叶、瓷器、布匹、桐油等运往世界各地去贸易,回来时虽然也带回钻石、玛瑙、玳瑁、香料、玻璃工艺品等异域手工制品,但由于担心货物太轻遇浪容易颠覆,船员就顺便捡了许多南海群岛、印度洋、波斯湾等当地丢弃的牡蛎壳来压船。没想到回来卸下后,这些堆在房前屋后的硕大牡蛎壳就被聪明的当地村民变废为宝,用来建造这种冬暖夏凉的蚵壳厝。如今,这些奇特的蚵壳厝不仅见证了当年“海丝之路”的辉煌,也成了蟳埔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你看那排列有序、凹凸有致如鱼鳞般的银白色牡蛎壳立面配上墙头、墙棱的红砖和门框、墙基的灰石,再加上垂在墙头缀着紫红色花瓣的绿色三角梅,色彩鲜明而高雅,使蚵壳厝看起来就像一座座美轮美奂的雕塑艺术作品,而拥有这一座座艺术品的村子则像一个巨大的露天艺术馆。我一直在想,是哪一个艺术家,具有这么富有创意的美学眼光,用这么质朴的材料把他们的家园装点得如此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在几棵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龙眼树下,几个蟳埔阿姨正在一只大筐子上开牡蛎,她们用一把刀子撬开牡蛎壳,掏出肥软的牡蛎肉放在一个盆里,把牡蛎壳丢在另一只筐里。她们做得很专注,来往的客人并没有影响她们手中的工作,也许她们想赶在下午时把开好的牡蛎挑到集市上去卖个好价钱。我看她们虽然人到中年,而且就在家门口劳动,但头上依然盘着发髻,团着花围,插着骨簪。花围上多是雪白的玉兰花、栀子花、茉莉花和鸡蛋花,香喷喷的,配上几枝艳丽的绢花,素雅而动人。听说村里有几个年轻女子很漂亮,常常成为许多杂志或广告牌的形象代言人。可是我见不到她们,估计是到滩涂上干活去了,想一想也是,大白天怎么能见到以勤快著称的年轻蟳埔女呢?但我能想象得出,在那一片黑色的滩涂之上,有一群喜欢戴花的年轻蟳埔女扭着她们柔曼的腰肢,轻盈地在淤泥中上上下下地劳作,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美丽的白鹭在海面上翩飞起舞……

每当我吃到味道鲜美的牡蛎煎、炒花蟹、椒盐缢蛏、清蒸扇贝、白灼虾等等让你垂涎欲滴的泉州名菜,我就想到东海边的那一片滩涂,以及滩涂上那一群美丽的白鹭。我一直执拗地认为,正是因了那一片滩涂,我们学校对面的这一片大海才尤其的漂亮!

哦,我心中的那一片滩涂……

[1图]福建惠安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电网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早就听说过福建惠安女的故事,可一直难得一见。直到参加某媒体在福建举办的摄影研讨会,才有了一睹芳容的机会。 惠安女是生活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带的汉族妇女。惠安女的勤劳、贤惠,加上一身奇特服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
全文:

早就听说过福建惠安女的故事,可一直难得一见。直到参加某媒体在福建举办的摄影研讨会,才有了一睹芳容的机会。

惠安女是生活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带的汉族妇女。惠安女的勤劳、贤惠,加上一身奇特服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也成了摄影家镜头捕捉的焦点。

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鲜艳的花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大筒裤的裤脚极为宽大,而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这让我想到了时尚的低腰裤与露脐装。

说到惠安女的衣着,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伤感的故事。传说宋代有一位容貌出众的康小姐被捆绑成亲,婚后生了儿女。大女儿出嫁时,康氏把她打扮成当年自己被逼嫁时的惨状,因挣扎反抗而致使上衣扯起,衣不蔽体的样子。没料到,康小姐的这番用意受到了当地人的亲睐,使得今天惠安女的衣着依然保持着短上衣、露肚皮的独特风采。

惠安女的奇特服饰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惠安女的吃苦耐劳精神,更让人感动。崇武一带的男子大多出外务工或出海打鱼,惠安女自然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她们敬公婆,教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真可谓全能媳妇。惠安女因特别吃苦耐劳而闻名于世,几乎成了“勤劳”的代名词。导游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外地的老板还专门来招聘惠安女前往深圳、珠海等地务工呢。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和拍到的惠安女,只能是组织起来专门表演的了。她们勤劳勇敢、善良美丽。外出时,她们在头顶前方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作用。花头巾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缀绿色或蓝色小花,或是绿色蓝色底白色小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

她们所干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难以承受,而她们却轻松自如。她们把粗大的绳子揽住石料的两端,将一根粗短的竹杠穿起绳子,竹杠紧压在肩膀上,两人奋力抬起石料,慢慢地往前移动脚步。她们的头挨在一起,她们的肩膀紧紧地顶靠在一块。看得出,她们每移动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气力,她们得咬紧牙关,她们得全神贯注,她们得协调一致。

惠安女,是大海的风浪孕育出来的花朵。沙滩上,她们巧手飞梭编织着鱼网,色彩艳丽的服饰,构成一道迷人的风景。她们头上那迎风飘拂的花头巾,犹如一面面象征美好和幸福的旗帜。

[10图]海盗范儿 让中性走开(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每日新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看看《加勒比海盗3》在迪斯尼的首映,你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海盗装扮癖的人都跑到了哪里。一艘海盗船引发的娱乐冲击不仅是几十亿票房的商
全文:

 

 

 

 

 

 

 

 

 

  看看《加勒比海盗3》在迪斯尼的首映,你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海盗装扮癖的人都跑到了哪里。一艘海盗船引发的娱乐冲击不仅是几十亿票房的商业成绩,离经叛道的强尼戴普也最大化地把古怪、狡黠但又不乏侠气的海盗范儿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不仅是他的烟熏黑烟圈、迷离的眼神和摇摇晃晃的调调,首映式上奥兰多布鲁姆和周润发都换上了便装,只有他仍然是黑坎肩、花丝巾和皮护腕的头领打扮,“中毒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了。

海盗风的流行多少化解了我们的审美疲劳。在国内各种选秀节目的折腾下,中性路线甚嚣尘上,打开电视就能听到嗲声嗲气的花样少男,杰克船长也许能改变一下局面,让野性和阳刚再度回到我们的视线中来。

本版撰文/磊子

海盗元素通吃

什么是海盗元素?简单点说,你的纹饰里有骷髅,或者有一个大写的“P”,这就是海盗元素了。

骷髅最早是叛逆青年的诡异标志,后来被摩托帮和重金属摇滚乐手看重,用以强调自己的反主流心态。20世纪90年代至今骷髅图案开始在T恤和帽子上流行,它已经不再具有恐怖吓人的特质,而是变成了一个“有趣的大众符号”。《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的作用之一就是继续改变了骷髅给人的观感,骷髅不再残酷了,相反,它有点搞笑、鬼马和神神道道了。

“P”就是pirate(海盗)的意思,经常被用来当作海盗标志的字母。其他的海盗元素还有很多,比如航海图花纹、草履虫图案、骨饰、卷边、皮质流苏、撕裂衣襟、半旧银器、渔网边、贝壳、十字架等等。所以奥兰多布鲁姆这样感慨道:“当时尚风向标开始转向海盗风时,人们开始穿带有毛边、粗质感的T恤,戴那种感觉的帽子和小饰物,时间长了也就不惊讶了。”

海盗元素一般都会搭配使用在T恤、帽子、头巾、皮包、鞋子、戒指、项链等地方,颜色一般是黑、白、红等,搭配的重点集中在上衣、裤子、头巾、配饰等几个方面。

上衣:骷髅T恤or丝织皱衫

黑色骷髅恤是最简单的海盗范儿,区别就是图案的大小和在前在后的问题了。当然骷髅的工艺也有区别,最简单的无非是印花,复杂一点的就搞点拼贴、刺绣,英国设计师John Richmond喜欢用水钻拼贴出骷髅图案,法国设计师LucienPellat-Finet则喜欢用用钢片镶嵌,这些都能使你的骷髅恤显得与众不同。

带皱褶的、肥大袖筒的衬衫是杰克船长的固定选择,略带阴柔的质感现在却是海盗衫的热选。不管选择哪种款式,白色或者米色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亚麻质地尤其能穿出宽松而夸张的感觉。正宗的海盗衫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有点出位,更适合在演出和派对上穿着。

牛仔裤:颓废+DIY

海盗们的大筒裤和靴子肯定不适合日常穿着,所以废旧感的粗糙仔裤则可以充当以下替代品。褶皱重一些、油污感强一些、破洞多一些,这样的裤子正好搭配骷髅上衣。DIY的做法是用剪刀在裤管处弄出卷边、流苏的效果来,这对于仔裤爱好者来说也许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此外还要配上宽大的牛皮腰带、金属链条、或者一个褡裢状的手机套之类,这样才有古老的海上匪帮味道。

头巾:头上or腰上

头巾据说是时尚界的发明,其实呢,游弋在大西洋的海盗们早在16世纪就用上了,延续到现在,哈雷帮、驴客、极限爱好者们都喜欢类似的头巾装束,再看看Freestlye的街头大头巾,简直就是海盗们的盗版。一条海盗头巾几乎可以佩戴在任何地方,最简单的是绑在头上,包裹住前面的头发,然后在脑后绑一个结就可以了。你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脖子上、脸上、手腕上、腰上都可以,在腰上可以选用围起来系,也可以只系一头让另一头垂下去。如果要显得低调一些,缠在手上就可以了。

配饰:坠链+OK布

海盗题材的配饰有多少?如果连袖扣和OK布都玩骷髅造型,你还指望戒指和项链能不被染指么?

Miss Sixty出品的07海盗饰品颇为夺目,银色质感给粗犷造型添加了一丝精致,JOJO的海盗腕表并没有明显的海盗logo,只是借了一些夸张变形的线条,定位于女士的海盗包包则极力凸现叛逆和冷酷风格,而最有趣的当属海盗OK布了,如果你想玩个性,那么什么配饰都不要戴,脸上只贴一块胶布就好。如果是女孩子,建议DIY一个黑色海盗口罩。

当然不要忘了金属链和骨链,哪个海盗身上不挂着一堆堆的东西呢?

[3图]“土著”服饰抑或各族服装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惠女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坤 摄)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上图)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陈小阳 摄) (下图)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水坤 摄)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
全文:

惠女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坤 摄)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上图)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陈小阳 摄) (下图)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水坤 摄)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影响,

自成一派独特装束

依据:纹样

讲解人:黄坚(泉籍画家、《惠东妇女服饰的传承与变异》作者之一)

唐朝中叶,因“安史之乱”导致大批汉人南迁,开始进入闽粤赣边区。在我看来,其对惠东族群的影响也就此开始。此后居住在这个区域的畲、瑶、僚、俚、奚、等诸族群逐渐融入于汉民族之中,同时,不同群体之间也相互影响、吸收,由此也使得惠东地区的妇女所穿的服饰在某些方面的源流上,与诸多族群服饰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联系。

在惠东民间曾有一个关于惠女服饰的伤感故事流传至今,相传在南宋末年,李文会来小岞隐居,启程时欲把从海南强行抓来的黎人贵族康小姐纳为妻。婚后虽育有两男两女,但被迫出嫁的康小姐却始终怨气未消。待到女儿出嫁之时,康小姐便把出嫁的女儿打扮成自己被劫时的模样。其先是将女儿的头梳成蝴蝶髻,其重20斤,高两尺,再取来一方乌巾遮盖住女儿的脸庞,借由此也表达着自己被抢时不愿让人看见美丽容颜和讨厌看丑陋郎君的心理。而为女儿戴上的厚重银镯,则象征了自己当年被抢时的所被迫带上的铁铐,特地在女儿嫁衣裤上剪破几个洞,并打上补丁,以此重现当年自己被抢时被扯破的衣裤。而在出嫁前,康小姐亦将女儿的嫁衣裁短,仅让布料遮蔽其胸部,并将裤头放宽,且截短至膝部,进而系上银裤链,以此重现自己年少时被迫嫁人时因反抗挣扎,衣服脱落的情景。虽然只为排解心中的怨怒,但康小姐特意为女儿装扮的嫁衣却意外地受到当地人的青睐,从而被流传推广,最后演变成了惠女服饰。而对于服饰的特点,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仅是康小姐根据自己的想法所设计,但更多的人认为其是在海南黎族服饰上进行了修改,因此也推断惠女服饰与黎族服饰存在着关联。

与这一传说相呼应,在学者陈国华在1984年所著的《惠安女族源初探》一文中也曾有所论述道:“惠东南服饰与越南京族、黎族,广西、云南、贵州的苗族、瑶族较为相同。”当中所谈及的少数民族皆属于百越族的后裔,而从现有的惠女服饰中,也能发现与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相似点,如惠安女头戴斗笠时,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而其短小的上衣,则颇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而所绣纹样则与瑶族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此外,惠女所穿的衣裤色彩也有着蒙古族喜爱的颜色,如绿色、黑色、蓝色,而这些用色也与云南水族的服装相似度甚高。

多年来,在对惠女服饰进行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惊奇地发现,这种带有强烈少数民族特征的服饰在汉族服饰中是十分少见的,尤其是它与苗族、瑶族、黎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着相近似的纹样和用色,而这也许与惠东族群源于闽越族的原因有关。

此外,我也认为惠女服饰在发展中汲取着华夏族的一些东西,如绣花在华夏族早期服饰并不多见,直到清代才多了起来,而从清朝的官服民服上也可看出其对于惠女服饰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时期,人们习惯穿着马甲或者一个多纽袢的背心,由此也对近代惠女服饰有着影响,特别是惠女身着的用以防寒的“贴背”。

此外,由于迁徙各族的影响,各朝代的纹样在惠东妇女服饰样中均有反应,如元代的缠枝莲,唐代的穿枝式组织形式,宋代在唐草纹或写生折枝花基础上略有变化,清代的吉祥纹样等,这些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惠女服饰在纹样上汲取着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符号。因此我也认为,惠女服饰的主流是起源于古百越诸族,而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其不断汲取不同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并产生一定的变异,才衍生出富有特色的服饰,进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观点二

百越族遗风,“土著”服饰保留至今

依据:服饰特点、纹样

讲解人:曾梅霞(惠安女民俗创作基地负责人)

一直以来,对于惠女服饰的起源,古代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若追溯其发源,我认为应是一种纪念本族历史文化象征,而其所谓的本族,在我看来,则是生活在惠东地区的“土著族群”,也就是“古百越族”的后裔。

早在1957年至1977年间,惠安崇武镇以东五里的崇武大岞村大岞山东坡上,曾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在地面上零星遗存陶片上,亦出现了绳纹、斜线纹、云雷纹及附加堆纹等纹样,其与现今惠安女服饰上所绣缝的纹样十分吻合。而据考古学家推测,远在四千年多前,当地曾生活着一支以渔猎为生的氏族部落。由此也反映出了在远古时代,崇武大岞村地区已有了古代闽越族或其他先民活动着。

西汉武帝时,闽越遭平国迁众,包括“闽越”在内的“百越”及其各族渐渐消失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但在迁徙过程中,虽大部分的闽越族人迁至江淮一带,但仍有大量后裔留守闽南之地,继续生活,同时也保留了部分百越族先人的习俗。

另外因自古以来,闽南沿海地区便是重要的国防海域,历代朝廷会派遣官兵前来驻守,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汉族士兵便与本地的“土著”女子通婚,由此也促使不同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一些百越族旧俗被渐渐汉化,但其带有鲜明特色的着装风格却被沿承下来,并历经各个朝代的演变,与长期的海洋生态环境杂糅成特异的乡土习俗,当地妇女们世代保留着“闽越族”传统服饰的特色,也就成了如今看到惠女们的独特装束。

观点三

蝴蝶崇拜,

装束暗藏峒民族徽

依据:头饰与纹理

讲解人:陈细送(73岁的小岞镇居民)

依据传统习俗,惠东女出嫁必把髻尾束成蝴蝶般的形状,以此区分已婚或未婚。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传说,我还记得儿时从家中长辈口中听到的一个传说,其源于在惠安城内下井街南仔桥脚有一洞,那里有一泓清水,涓涓而流。相传这个洞便是“蝴蝶峒”的原址,而生活在这里的峒民,在宋代时期被视为一个野蛮的民族,直至经朱熹开导而被同化进中原文化之中。

相传“峒”是以类聚族而居的社会,有其代表性的族徽,这种徽号,也有“图腾”之意。而蝴蝶峒民是巨石时代的遗民,妇女所梳的蝴蝶发式代表着当时的族徽或图腾。上世纪初,许多惠女梳的“大头髻”也有着蝴蝶的形状,尤其净峰、小岞的妇女在节庆之日所梳理的发式,与蝴蝶样子颇为相似,而其平日的发式,也犹如展翅的蝴蝶一般,因此当地人便有了惠女发式源于蝴蝶崇拜的说法。

除了形如蝴蝶的发髻,惠安女服饰在服饰色彩的追求上,也有恰似蝴蝶翅膀上的艳丽色泽,而惠女服饰时常出现如同蝴蝶造型一样的纹样,也为惠安女服饰源于“蝴蝶峒”一说提供的了依据。

讲解人:陈瑞卿(年过八旬的崇武镇居民)

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关系,除了有听闻“蝴蝶峒”一说,我的祖父曾经谈到,我的祖母的老家在云南的蝴蝶谷,也就是大理的蝴蝶泉。祖母曾说云南当地有个传说,苗族的先民古代本来居住在江淮一带,那里江湖密布,河道纵横,而且枫木遍生,彩蝶飞舞。在这种环境下,出于那种原始的心理,先民们对繁盛的枫木和彩蝶产生了求同认亲和崇拜的意识。他们对枫木和蝴蝶进行了极具功利性的美化,并强调自身与它们有着血缘关系。苗族的先民认为,枫木变成了蝴蝶,蝴蝶又生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然后才有苗族,由此,蝴蝶作为苗族先民心目中的母亲,便时常出现在苗族的服装之中,

而虽然崇武、山霞的惠安女属于汉族,但惠女头饰、服饰上时常出现的蝴蝶样子,也与云南当地的苗族先人对于蝴蝶的崇拜,颇为相似。

观点四

同用“咸水腔”,

惠女服饰似畲装

依据:方言、发髻、衣着

讲解人:张国琳(惠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在去年,当我前往漳浦、云霄、龙海三县市考察之时,在与一位畲族居民的交谈中,其与惠东地区居民相似的口音,也就是民间俗称“咸水腔”,引起了我的注意,翻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在《崇武方言研究》,我找到了一段关于惠东的“咸水腔”的资料:其记录到闽南方言范围内还有漳浦(旧镇)和海南(文昌)两个地方,会使用此种发音的方言。

时间推移到唐宋时期,漳州的山区主要是畲族的聚居地,汉族仅居于沿海一带,但自明朝以后,漳州山区的居民,大多已认为自己归属于汉族。而从姓氏来看,学着傅衣凌曾在论文《元代畲姓考》中论述,元代闽粤赣边缘的畲族有50多个姓,但随着时代的推移,除了少数的姓氏,如钟、雷、蓝等仍为畲族,不少生活在闽南境内的姓氏已被并入了汉族中,但口口相传的方音,却一直保留下来。因此我也推测,也许在时代更替中,有不少的畲族后裔曾迁居到惠东地区,他们与当地人相互交流、融合的同时,也让自己所带来的畲族文化对当地人的生活、语言及着装服饰风格,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口音上的相似可待考证外,从惠女的装扮上,亦可寻找到一些畲族装束的痕迹,在厦门大学郭志超教授所著的《闽台民族史辨》中《畲族和汉族的关系及其社会文化变迁》一文之四《服饰》中曾有介绍说,畲族妇女服饰是其民族风俗的集中象征,发饰则是服饰的重中之重,而在古代畲族中,椎髻垂缨则是妇女们发饰的一大基本特点。另外,徐望璋《畲妇》也曾谈及,“复髻筠筒缀石珠”,这种头饰也被称作“高妆”,与惠安女的高髻颇为类似。

另外,同为畲族聚居之地的潮州之地,亦可寻觅到一些与惠女服饰的关联。早在《永乐大典·潮州府》之“风俗形胜”引《三阳志》、《三阳图志》残文中,关于宋元时期的潮州风俗,曾留下一段简要而珍贵的记载为:“其弊俗未淳,与中州稍异者,妇女敞衣青盖,多游街陌。”虽然其中对于“敞衣青盖”的记载十分简略,但若以惠安女的装束为参照物,便不难发现文中所指“敞衣”即是敞开着的上衣或上衣短小而露出肌肤,而“青盖”则为蓝色或蓝黑色的盖头。而据《畲族简史》中记载,惠东女服饰与畲族大同小异,男女推髻洗足,衣尚青蓝色,头戴竹冠蒙布等。因此,我亦认为,泉州惠安女服饰可视为“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