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湄洲女人爱梳“妈祖头”
作者: 暂无 来源: 厦门商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湄洲女人一到重大典礼,就会穿上“妈祖服”,梳起“妈祖头”。这不,在翡翠妈祖像赴台厦门欢送会上,湄洲送驾团的美女们显得格外惹眼。 这样的造型其实大有来头,湄洲美女们说:“这可是当年妈祖发明的!”据她们介绍,“帆船头”又称“妈祖头”,就是将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头上的装饰都是船上的零件,发髻左右插的
全文:妈祖经常到海边救人,裤子最后变黑色。 她们还说,梳“妈祖头”可不容易,一次需要40多分钟,这可是需要精湛的手艺噢! (陈凌 杨清白)S1C14090
从服饰解读湄洲女的隐秘心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德州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帆船头、海蓝裳,红黑裤子保平安。”这是福建湄洲女最典型的打扮。从服饰一眼就能看出,她们是一群与波涛休戚与共的渔家姑娘。大海寄托了她们的全部理想和期望。 “帆船头”又称“妈祖髻”,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头饰,大概是与大海关系过于密切,或者是每天都盼着亲人从海上捕鱼归来,湄洲女才琢磨出这样的发型来。将长发梳
全文:

“帆船头、海蓝裳,红黑裤子保平安。”这是福建湄洲女最典型的打扮。从服饰一眼就能看出,她们是一群与波涛休戚与共的渔家姑娘。大海寄托了她们的全部理想和期望。 “帆船头”又称“妈祖髻”,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头饰,大概是与大海关系过于密切,或者是每天都盼着亲人从海上捕鱼归来,湄洲女才琢磨出这样的发型来。将长发梳得像船帆一样,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盘在发髻里的红头绳,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根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她们在头饰上寄寓了太多的情感,才这么细致地装点它,仿佛自己的一丝疏忽,就会影响亲人的平安归来。 要弄好头饰,需费不少时间,湄洲女的服装就简约多了。上身是蓝色和红色搭配的斜襟大布衫,下面是红黑两截拼成的裤子。据当地人说,蓝色比喻大海,红黑分别象征吉祥与思念。 呵呵,湄洲女的服饰里装满了她们对生活和对亲人的爱。 □黄橙

[4图]“福建五女” 泉州占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南早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虫寻埔女 畲族女 湄洲女 客家女 除了惠安女外,福建还有埔女、畲族女、客家女和湄洲女,她们被称为“福建五女”。“五女”有着共同的特点——服饰特别、勤劳朴素、吃苦耐劳,她们的形象代表福建女性被全国人民熟
全文:

虫寻埔女

畲族女

湄洲女

客家女

除了惠安女外,福建还有埔女、畲族女、客家女和湄洲女,她们被称为“福建五女”。“五女”有着共同的特点——服饰特别、勤劳朴素、吃苦耐劳,她们的形象代表福建女性被全国人民熟知。随着时代变迁,“五女”的传统服饰也渐渐融入了时尚元素,“五女”们带着别样的美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埔女:“巡香”如同花海

传统的泉州埔女从小就把头发留长,成年后将秀发盘于脑后,梳田螺髻,中间横插一根“骨髻”。发髻外围戴花环,少则一两环,多则三四环。她们的服饰简朴宽松,上衣为布纽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下沿呈弧形,颜色以青色或者浅蓝色为主,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裤子以黑、蓝为主,裤筒款一尺左右,裤头多用白色、蓝色,俗称“大裾衫、阔脚裤”。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吴新文介绍,埔女的变化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服饰的改变,接受文化程度的改变,以及就业结构的改变。“以往的埔女,衣服以黑色为主,或者自己动手将白布染成蓝色做成衣服。现在,随着面料的多样化,埔女的服装款式虽然没有改变,但在颜色上却变得花俏,各种颜色,各种花色都出现在她们的传统服饰上。”

除了传统服饰花色的改变,更多的埔女出门时选择穿着现代时尚服饰。有趣的是,虽然大多埔女着时尚服饰,但仍梳着传统的发髻,戴着艳丽的花环。

每年农历三月初九妈祖生日,埔都有一场热闹非凡的“巡香”活动。“巡香”过程中,埔女身上现代与传统结合碰撞出的美感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到10岁的埔小女孩到80高龄的老一辈埔女,均穿着传统又花哨的服饰,头顶花环,手持香火,祈祷这一年风调雨顺,出海丰收。在摄影师的镜头前,埔女毫不羞涩,将美丽身影留下。还有不少埔女拿着手机自拍,将倩影通过微博发送出去。

一位埔阿婆告诉记者,虽然很多埔女已经到外面工作,过的并不是传统的埔女生活,但每个传统节日,她们都会请假回来参加。她们也为传统活动带来了很多新意,“巡香”队伍中的节目越来越丰富了。

畲族女:节日最爱“凤凰装”

“凤凰装”是畲族女最主要,也是最有特色的装束。戴笄、穿花边衫、扎以拦腰、穿花鞋,已婚的畲族女把头发从后梳成螺式或截筒高帽式,用红色绒线环束,未婚者的头上仅套一红线圈。

据传,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像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

大红、桃红、猩红以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和扎在腰后的绣花腰带,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羽毛和凤爪;佩于全身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凰的鸣啭。“凤凰装”上精致的纹饰图案被称为“凤桃”,五彩丝线绣以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花鸟、鱼蝶、瓜果、蔬菜等纹样,以及想象中的凤、龙等吉祥纹样,还有戏曲人物纹样等。特别是作为“凤凰装”显著特征之一的绣花腰带,装饰手法夸张、纹样独特,富有生活味和创造性,主要有花鸟、动物、几何、符号和绣字纹等。

穿着美丽的“凤凰装”,福建的畲族女早在唐代起就开始担负家务、农活等主要劳动,与男子一样上山下田。如今,除了仍驻守山区的畲族女,年轻的畲族女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穿着传统服饰了。年轻的畲族女纷纷来到城市,服务于各行各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又称“乌饭节”,这一天里,畲族女纷纷穿上传统服饰,唱起山歌。据了解,畲族女性从少女时就开始学唱歌,不少女子十五六岁就已是唱歌能手。走进畲村,就可以听到山上、田间妇女的歌声,有的妇女走出家门就开始唱歌。

湄洲女:“妈祖髻”保平安

关于湄洲女的服饰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保平安。”

妈祖,是湄洲女的杰出代表。湄洲女的服饰以及独特的“帆髻”都是妈祖的首创。蓝红色的服饰对比强烈,上身是蓝色和红色搭配的斜襟大布衫,下面是红黑两截拼成的裤子。据当地人说,蓝色比喻大海,红黑分别象征吉祥与思念,服饰里装满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爱。

湄洲女的发饰代表着一艘帆船,后脑上高高耸起的发束像是升起的船帆,而两旁的波浪形银簪则代表着摇橹、船桨,头顶上的银叉和银勺象征着桅杆和船舵,红绳是船的缆绳。

在湄洲岛上,传统的湄洲男女们分工明确,男人出海,女人织网;男人打鱼归来,女人收拾渔网。

湄洲女具有善良、勤劳、勇敢、甘于奉献的品格。多少年来,湄洲人在原本十分荒凉的海岛上建立起美丽的家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自然是与湄洲妇女的勤劳勇敢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

如今在湄洲岛上,依旧能够看见“妈祖髻”和红蓝服饰。红色服饰,是湄洲女的最爱,仍旧在湄洲岛上生活的湄洲女常穿大红服饰,头戴红花,在市场中卖着海鲜和特产。

客家女:朴实中传递美感

客家女的服饰别具一格,多以蓝衫为主,上衫下裤,上衣配有碎花,花色以白为主。腰带可兼作钱包使用。头戴客家独有的凉帽,圆圆的周边垂有几片黑布或青布,黑布片既可有效遮阳又能随风飘拂,加之胸前围一条绣花围裙,看上去虽朴实,但也有一种神秘的古典美感。

相比其他“四女”来说,客家女的服饰要朴素得多,除了蓝色外,黑、白、灰也是客家女服饰主要采用的颜色,服装材料早期多使用棉布或者麻布,结实耐用。

朴素的服饰是客家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直接体现。客家女性有着坚忍自强、历难弥刚的精神特质。南方山区生存资源匮乏,迫使男人外出经商甚至漂洋过海。而留在家乡的妇女遂成为一家之长,独立挑起了生活重担。她们边干活边唱山歌,悠扬的歌声回荡在美丽的风景中。

如今,50岁以下的客家女已经很少将传统的客家服饰穿在身上了,年轻人也少唱山歌了。然而,客家女的精神却永久流传,女人们依旧挑起重担,不输男儿。年轻的客家女当起了服装设计师,将客家传统服饰加入现代流行创意,以蓝色、大襟、碎花边为永恒的基调,既保留了服饰传统的元素,又加入了时尚的元素。

[1图]妈祖服饰
作者: 暂无 来源: 湄洲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 黄春生 / 文李升华 / 图 妈祖服饰是湄洲岛女性一种传统服饰,经过历代传承和演变而形成独特服饰文化。湄洲有民谣:“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保平安”(如图),说的就是妈祖发型和服装特色和内涵。 ●妈祖头饰:由帆形髻为主要特征,寓意妈祖心系大海,身许大海,终身不嫁志向。其梳理的特点为,把头发盘
全文:

□ 黄春生 / 文李升华 / 图

妈祖服饰是湄洲岛女性一种传统服饰,经过历代传承和演变而形成独特服饰文化。湄洲有民谣:“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保平安”(如图),说的就是妈祖发型和服装特色和内涵。

●妈祖头饰:由帆形髻为主要特征,寓意妈祖心系大海,身许大海,终身不嫁志向。其梳理的特点为,把头发盘起,在后脑勺梳出船帆状发髻,象征一帆风顺,俗称“帆船头”。这种船帆状发髻用夹子别起来,两边各有一根波浪型发卡,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浆;顶上盘一个圆圆发笈,代表船上方向盘;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这些船上要件组合则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

●妈祖服饰:由妈祖服和妈祖裤组成。妈祖服为对襟饰红边,以海蓝色为主调,代表海水,妈祖裤俗称“红黑三截裤”,其中红色代表火焰,寓意以水克火,以火克水,永保平安吉祥。这种服饰与古代“水火棍”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周易》文化一种延续。湄洲岛女子为纪念和学习妈祖大爱精神,至今仍流行这种服饰,可见妈祖精神扎根于百姓心灵。

湄洲女服饰源于妈祖信仰,而妈祖是湄洲女杰出代表,集中体现湄洲女善良、勤劳、勇敢、甘于奉献的品格。因为有了妈祖,湄洲女形象显得熠熠生辉。(连载十)

 

[1图]妈祖情
作者: 暂无 来源: 湄洲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莆田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去年9月,妈祖信俗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信俗成为了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也是我市第一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申遗成功后,妈祖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昨晚,妈祖文化成为开幕式及之后举行的大型文
全文:

莆田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去年9月,妈祖信俗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信俗成为了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级遗产,也是我市第一个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申遗成功后,妈祖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昨晚,妈祖文化成为开幕式及之后举行的大型文艺演出中的一大亮点。开幕式上,举着各代表团牌子的礼仪小姐穿的亮丽的妈祖服:上穿蓝色布褂,下着红黑相间的长裤;梳的是帆船型的“妈祖髻”,不少外地的来宾看了不停赞美。

在序《八闽集结》中,《相聚在妈祖故乡》歌声召唤下,八闽健儿相聚在莆田,相聚在妈祖的故乡,准备进行力量与技巧的拼搏。

第一篇章《福地神韵》演出中,场内荷花转动、开合。突然,金光万丈,花瓣打开,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缓缓升空,她舞动长袖,挥洒双手,为八闽大地,为八闽百姓祈福!

第三篇章《扬帆海西》演出中,观众再次领略了妈祖文明的魅力。300名湄洲女高举3米青竹,沿着海边走来,筑起一道道防护林。依然是 “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保平安”的湄洲妈祖风情。5分钟左右的表演,湄洲女在舞台中不断地穿梭。青竹架起扬帆海西的防护林,既是湄洲岛群众主动参与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湄洲岛的时代变迁,也反映着人们精神的发展。

湄洲女舞段是由莆田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表演的。300名湄洲女和170名湄洲男子,演绎了湄洲岛从过去织网撒网捕鱼到现代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变化的历史转型。指导老师张荔告诉记者,通常的演出中,反映海洋文化等都会用到渔网、渔船等,但在此次表现湄洲本土特色文化转型里,使用青竹形式可谓是独特创意。

本报记者 卓晋萍  黄国清 蔡美峰

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缓缓升空。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徐学仕 蔡昊

 

[1图]今日聚焦 第六届泛珠大会关注泛珠媒体合作峰会 借泛珠之力 扬海西之帆 本报记者 吴洪 潘园园/文 本报记者 游庆辉 实习生 章微/摄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27日,泛珠媒体合作峰会代表参观考察妈祖信仰文化。 本报记者 游庆辉 实习生 章微 摄   碧海蓝天秀如画、海西风光无限好。 27日起,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了解海西建设,参加泛珠媒体合作峰会的代表们赴莆田、漳州、厦门等地开展采风活动,实地考察福建对台合作交流情况。这一路,秀丽的山水景致
全文:

27日,泛珠媒体合作峰会代表参观考察妈祖信仰文化。 本报记者 游庆辉 实习生 章微 摄

 

碧海蓝天秀如画、海西风光无限好。 27日起,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了解海西建设,参加泛珠媒体合作峰会的代表们赴莆田、漳州、厦门等地开展采风活动,实地考察福建对台合作交流情况。这一路,秀丽的山水景致赢来客人阵阵赞叹;这一路,激情奔放的海西建设热潮让人难忘。

魅力海西 流光溢彩

帆船头、大海裳、红黑裤子保平安——身着标准的妈祖服饰,美丽的湄洲姑娘引领八方来客领略源远流长、波光潋滟的海岛圣殿。潮涨潮落、渔来渔往,福建的“蓝色文化”给江西日报总编辑王晖留下深刻印象:“福建的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第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是福建的一大魅力,更是海西发展的活力源泉。”

同样,海西的魅力让广西日报副总编于起翔情有独钟。“这次来福建,不仅大饱了眼福,对海西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欣赏着沿途风光,于起翔感叹地说道:“这一路,我看到福建各地重大工程项目如火如荼。海西风景美、海西人民更美,今后我还要带着妻子、孩子来!”

“尽管都拥有美丽的蓝色海洋旅游资源,但福建具有独特的妈祖文化和对台优势。”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任小东说,旅游资源开发有文化作为底蕴才能有生命力,福建独特的妈祖文化,每年吸引了超过十几万台湾同胞前来朝拜,让人羡慕不已。

龙口明珠 依势作为

福建上连长三角,下接珠三角,正是“龙嘴里的明珠”,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明显。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泛珠各省区间如何加强区域合作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形成了互补关系,可为推动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发挥独特作用。”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林旭江、澳门日报副总编辑蔡彩莲认为,福建以对台的独特优势,在内地沿海地区经济布局中的有利地位,在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以及两岸人民的交流合作中,可以大有作为。

“海西战略打破了原有的区域界线,起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闽赣一山相隔,未来区域合作大有可为。”江西日报总编王晖表示,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也已列入国家战略,两个经济区连接在一起,更可以依势作为。随着江西境内四大铁路的建成,闽赣之间优势互补性将更加明显,山海合作将更加紧密。

同样,广东省梅州、潮州、汕头、汕尾、揭阳等粤东地区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部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培楠认为,今后福建和广东可通过粤东这一通道加强区域合作。“对于海西经济圈来说,最重要的是寻找到可以形成强势发展劲头的主打产业,以此为龙头带动海西经济区各产业发展。目前,广州已加大对粤东地区重点项目建设,我们相信有海西战略做支撑,闽粤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对此,本届泛珠媒体峰会的东道主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常务副总编张红认为,当前两岸合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局面,泛珠合作与海西合作可以兼容并包,各方可联手以福建为平台,共同推进两岸的合作发展。泛珠媒体合作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合作内容可以更丰富、合作形式可以更多样,除定期召开媒体峰会外,还可以形成常规性互动联络机制,传达资讯、引导舆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好局面。

旅人心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走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误区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在1980年就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观念,救出了平遥,之后又有了周庄有了西塘。现在这些地方都获得了很好的保护,并且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访阮仪三教授,他说,近年我们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带来一些深刻的问题。我保护了平遥、
全文:以“保护”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目的,而不是盲目“开发”。比如,周庄,它将旅游门票收入的1/10用来保护古镇,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河网的水源质量。这就是良性的,保护
[2图]一个闪耀时尚界一个快乐在卖鱼
作者: 泉州郭冰德   来源: 海峡导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出生于惠安的曾玲玲与出生于蟳埔的黄小红,是两位80、90后渔女,因其美丽,都被媒体高度关注,分别成为泉州两大渔女(惠安女与蟳埔女)新一代的典型代表,她们同时又代表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泉州古城,有两个美丽的地方———崇武古城和蟳埔渔村,这两个地方的妇女,因贤惠、勤劳,再加上独具风采的服饰,被称为美丽
全文:





出生于惠安的曾玲玲与出生于蟳埔的黄小红,是两位80、90后渔女,因其美丽,都被媒体高度关注,分别成为泉州两大渔女(惠安女与蟳埔女)新一代的典型代表,她们同时又代表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泉州古城,有两个美丽的地方———

崇武古城和蟳埔渔村,这两个地方的妇女,因贤惠、勤劳,再加上独具风采的服饰,被称为美丽的“福建三大渔女”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渔女们的新生活、新形象也为世人所关注。这其中有两位代表:


惠安渔家女曾玲玲,凭舞蹈《惠女美》和掌中木偶才艺表演,在央视模特大赛胜出,成为“中国名模”,如今是京城时尚界的一个宠儿。


蟳埔渔村的渔女黄小红,2008年被誉为闽南版“天仙妹妹”,一夜间走红网络,还走进画册,成为丰泽区蟳埔渔村旅游形象大使。然而,生活中的黄小红,选择在街巷快乐卖鱼。


昨日,导报记者采访了如今仍在泉州水门巷卖鱼的黄小红,并电话采访到远在北京的惠安籍名模曾玲玲。

惠安女曾玲玲——时尚界的新宠儿


昨日,曾玲玲参加了一场时尚先生秀和MCM奢侈品服装秀。目前在北京打拼的她,频频亮相salvatore

ferragamo、Max-mara、保时捷、香歌丽牛仔、联想时尚秀、百丽服饰等奢侈品品牌秀场及时尚杂志。“她是中国模特界的一个新宠儿。”曾玲玲的“伯乐”、泉州铭车坊的谢章诚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称赞说,曾玲玲是惠安女的骄傲,也是泉州乃至福建模特界的一张耀眼名片。


今年23岁的曾玲玲,出生在惠安县净峰镇,身高180厘米。2009年,她以海峡赛区总决赛冠军身份出战第十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并荣获中国名模、全国五佳、最佳才艺奖等荣誉。


曾玲玲表示,舞蹈《惠女美》是她胜出的“法宝”。“舞蹈全国独有,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展示出惠安女的水灵,这一形象抓住了评委们的心。”


昨日中午,曾玲玲对导报记者说,经过这两三年在北京的打拼,她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的目标是走国际化道路。”


这些年,时尚界也有不少圈中人邀请曾玲玲参加影视剧拍摄,但曾玲玲说,一来时间安排不过来,二来也没有合适的剧本,“不过,如果有拍我们惠安女的作品,我肯定演。”


曾玲玲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惠安人,不管在哪里,有机会我都要向世界展示我们惠安女的美丽、勤劳与善良。”下半年,曾玲玲将去美国参加时尚秀活动,她将在世界的面前展现惠安女的美。

蟳埔女黄小红——闽南版“天仙妹妹”


相较曾玲玲的活跃,在泉州东海的蟳埔渔村,被誉为闽南版“天仙妹妹”的黄小红,则依然从容行走在街巷间,每天快乐卖鱼。


2008年,17岁的黄小红参加蟳埔妈祖出巡游行时,无意中被一名网络推手拍下照片上传网络,因其纯朴而又阳光的笑容,以及蟳埔女传统服饰形象,迷倒不少网友,一夜走红。随后,黄小红当上蟳埔旅游宣传大使,并多次登上蟳埔女画册封面。


尽管在当地,黄小红是个“名人”,但她照旧每天凌晨3点多出门卖海鲜,下午一两点钟回家,生活简单而快乐。


“那姑娘漂亮活泼,开朗不计较,特别爱笑。”说起黄小红,在水门巷摆摊的摊主意见一致。他们告诉导报记者,他们蟳埔人打鱼讨生活越来越困难,黄小红10多岁就出来卖海鲜,帮家里赚钱,培养弟弟念书。


在泉州市区水门巷,导报记者很容易就找到了黄小红,一身红衣的她依旧质朴,言谈间露出淡淡的羞涩,浅浅的笑容。


而说起自己的出名,黄小红说:“我不算什么‘红人’、‘天仙’。平时忙于生意,也没空去看网上的那些东西。”


“出名之后,生意会不会好做一点?”导报记者问。“没什么差别呀!”黄小红一边回答,一边不时向路人推销着自己的海鲜。

相关链接

福建三大渔女

湄洲女


妈祖光影下的莆田湄洲女的服饰是

“帆船头,海蓝衫,红黑裤子保平安”,上身是蓝色和红色搭配的斜襟大布衫,下面是红黑两截拼成的裤子。“帆船头”又称“妈祖髻”,是大有讲究的,发髻代表船帆,两侧的银卡子代表船桨,中间的红头绳代表缆绳,头顶上的簪子代表锚,海上交通的象征性非常明显。

惠安女


惠安女主要集中在惠安县的崇武、净峰一带,其美丽、勤劳与善良闻名于世。惠安女穿着的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主要是: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这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

蟳埔女


蟳埔是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个小渔村,位于晋江入海口。这里的女人以美丽、勤劳与善良著称,她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她们和惠安女、湄洲女一起并称

“福建三大渔女”,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

导报记者

郭冰德

文/图

妈祖信俗概况
作者: 暂无 来源: 莆田学院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妈祖信俗简介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影响的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
全文:

■妈祖信俗简介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妈祖影响的扩大,历代朝廷封妈祖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该信俗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2亿多民众所崇拜并传承至今。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和妈祖祖庙所在地。湄洲岛是妈祖信俗的核心区,其他地区为流播区。

■妈祖信俗定义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

■妈祖信俗由来妈祖信俗是源于人们对妈祖的景仰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常规化的民间信仰习俗。妈祖,也称湄洲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她生前经常为渔民预测出海时的天气情况、义务采药治病、拯救遇险渔船,还曾点燃自家的房子,用火光当做航标引导迷航的商船脱离险境。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她28岁时因在海上救人而献出年轻的生命。岛上渔民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好姑娘,特地在岛上建庙并奉为海神,希望世世代代学习妈祖精神多做好事,也希冀妈祖继续保佑百姓航海平安。公元1123年,因为保护路允迪出使高丽,当时的朝廷首次将“顺济”庙额赐给妈祖庙。此后,妈祖因护佑南粮北调、郑和下西洋等而被历代朝廷褒封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共36次。随着航海业发展和华人移民,妈祖庙遍布世界各地港口,如澳门地名葡萄牙文MACAU就出自“妈祖阁”的发音。一千多年来,妈祖信俗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拥有2亿多信众和5千多座妈祖庙,成为妈祖信仰地区民众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妈祖信俗主要内容申报书和宣传片对妈祖信俗包含的内容进行了阐述,主要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

祭祀仪式分为家庭祭祀和宫庙祭祀两种。家庭祭祀包括:⑴“船仔妈”崇拜,就是渔民和航海者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祈求航海安全,这是妈祖信俗最原始的形式之一。⑵对海祭拜,就是湄洲岛和其他地区的渔民、船民在海边或在沙滩上摆上供桌、贡品面对大海,向妈祖祭拜。⑶家中供奉,就是岛上渔民和居民在家中的神龛上供奉妈祖像点香、祭拜。⑷汽车上挂妈祖像,祈求出入平安。

宫庙祭祀分成日常祭祀和庙会祭祀两种。日常祭祀是由妈祖信众到妈祖庙向妈祖神像行礼,主要包括献鲜花、点香火、摆贡品、行跪拜礼以及燃鞭炮、烧金帛、题缘金等方式。庙会祭祀则举行祭祀大典。祭祀大典形成于公元11世纪,公元1788年被列入国家祭典,场面恢宏、庄严隆重。包括:⑴仪程,主要有司祭人员就位、迎神、上香、读祝文、行三献之礼和三跪九叩礼、送神等。⑵司祭,湄洲妈祖祖庙主持人担任主祭,世界各地妈祖分灵庙负责人参加陪祭。⑶祭器,祭坛上配有烛台、香炉、钟鼓等。⑷祭品,供桌上摆放用面粉、香菇、木耳等食品制成仿海洋生物和自然山景等。⑸仪仗,由清道旗、銮驾、仿古兵器等组成。⑹祭乐,由乐生用唢呐、鼓、磬、琴、笛等28种乐器演奏地方曲调和曲牌。⑺祭舞,由舞生执凤羽、龠管,采用云步、叠步等传统戏曲舞步。

湄洲妈祖祖庙的庙会是指特定节日和重大祭祀活动,具体包括:⑴妈祖诞辰。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⑵妈祖升天。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逝世纪念日。⑶割火分灵。各地建妈祖分灵庙时要捧着神像到湄洲妈祖祖庙举行“取香灰”的分神仪式。⑷谒祖进香。妈祖分灵庙每隔一定时期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俗称“回娘家”,一次陪同进香的团队人数有的多达7000余人。⑸妈祖巡游。湄洲妈祖金身在湄洲岛和台湾、金门、澳门等地分灵庙巡游,接受膜拜。⑹民俗表演。湄洲妈祖祖庙还进行舞龙、舞狮、摆棕轿、耍刀轿、舞凉伞等民俗表演,表演人员多为民间艺人,参加人数最多可达几十万人,场面壮观。

涉及妈祖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⑴演戏酬神。妈祖分灵庙如有举行庆典活动或者戏剧演出,都要恭请妈祖神像驾临观赏或请戏班演员到妈祖神像前“弄仙”。⑵妈祖元宵。湄洲岛每年正月初八到十八各家各户都恭请妈祖神像参加元宵活动。⑶谢恩敬神。家族举行感恩苍天仪式,男女老少统一着装列队到妈祖庙敬请妈祖参加。⑷妈祖游灯。渔民、农民、市民等在节日的晚上都提着“妈祖灯笼”绕游。⑸妈祖服饰。湄洲妇女平常头上都梳着帆船状的发髻,着蓝色的上衣和红黑相间的裤子,表示对妈祖的敬仰和对家人出海平安归来的期盼。⑹圣杯问卜。用木质半月形“圣杯”,向妈祖祈求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⑺换花求孕。湄洲已婚未育妇女与妈祖神像头上的花互换来求赐孕。⑻佩戴香袋。到妈祖宫庙祈取小香袋戴在小孩身上,以保平安。⑼诞辰禁捕。湄洲渔民在妈祖诞辰日前后自发不下海捕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⑽妈祖彩车。妈祖巡游队伍中装扮有关妈祖故事的彩车。⑾大门贴符。百姓在大门上贴着妈祖的神符,⑿颈项佩玉。脖子上挂着妈祖的玉像。⒀托看小孩。如果父母外出,将小孩托付给妈祖庙看护。⒁妈祖挂 。在妈祖巡游过程中,信众向妈祖神像的颈项上挂上用红绳子系的金锁、银锁或钱币。

在妈祖信俗的传承过程中,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包括妈祖护商船、佑使者、平海寇、除瘟疫等内容的文献和文艺作品达4000多种,包括:妈祖档案、志书、奏章、碑记、摩崖石刻、壁画、匾额、楹联、诗词、散文、书法、图画、戏曲、俚歌等。

■妈祖信俗特征民间性、亲和性、包容性是妈祖信俗的显著特点。百姓将母亲的大爱集于妈祖身上,亲切称她为娘妈、姑妈、妈祖。妈祖信仰已与百姓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世代相传。历代延续下来的盛大庙会、生活习俗和民间传说,都是对妈祖精神的景仰和礼赞,对人类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妈祖信俗传承方式妈祖信俗主要通过妈祖宫庙分灵、家族传授和故事传说而传承。其中司祭、祭品、舞蹈、音乐等是通过师带徒方式进行传承,目前已确认妈祖信俗代表性传承人36人。

■妈祖信俗社会文化意义对妈祖的信仰和纪念已经深深融入沿海地区中国人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成为该信俗团体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文化纽带。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融合以及弘扬大爱精神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妈祖信俗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标志。华人在侨居国建妈祖庙,并以此来践行妈祖精神,与所在国居民友好相处,共创新家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