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龙南古村落,焕发新韵味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傅亮 曾兴源 古村开发如火如荼 龙南县有376座围屋。每一座围屋都有着百年的历史,与周围的建筑、田园、池塘、竹林等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古村落。  过去,这些富有客家特色的古村落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三清三改”、美化绿化使得古村落面貌
全文: 傅亮 曾兴源 古村开发如火如荼 龙南县有376座围屋。每一座围屋都有着百年的历史,与周围的建筑、田园、池塘、竹林等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古村落。  过去,这些富有客家
今日围屋别样好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傅亮袁涛 围屋是客家文化的瑰宝,龙南是中国客家围屋最多的县。如何开发好境内的376座围屋,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又能促进农民增收?龙南县通过努力探索“一围一品”的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赢得了众多目光的关注和聚焦。 启示一:政府引导有序开发,“一围一品”出特色 散落在龙
全文:政府部门投入股,属政府股。并明确了企业、社区集体、政府和村民按照1∶2∶3∶4的比例参与收益分红。集体股加上个人股,围屋农民成为围屋旅游开发的最大股东和受益者。今年1月,对外开放才半年的栗园围仅门票就收入4
龙南巧用客家文化推进乡村科学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龙南巧用客家文化推进乡村科学发展 (上接1版)创新不破旧,尊古不拘古,让古围焕发新韵。如,栗园围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体现特色、提升品位”的十六字方针,保持原有建筑风格不变;而佛仔围挖掘曾作为知青点的知青文化,重现当年知青生活的场景,改建成的村庄由此提升了魅力。目前,该县栗园村、乌石村、关西村
全文:参与,转变了部分年轻人沉迷赌博的陋习。 最让农民高兴的是利用古围屋、古村落,发展客家旅游产业,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如该县栗园围成立的旅游开发合作社,规定该围旅游收益按1∶2∶3∶4的比例进行分成,即企业
旅人心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走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误区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在1980年就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观念,救出了平遥,之后又有了周庄有了西塘。现在这些地方都获得了很好的保护,并且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近访阮仪三教授,他说,近年我们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带来一些深刻的问题。我保护了平遥、
全文:以“保护”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目的,而不是盲目“开发”。比如,周庄,它将旅游门票收入的1/10用来保护古镇,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河网的水源质量。这就是良性的,保护
[2图]赣南客家文化,如何走出“摇篮”?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客家服饰象征着客家人的性格和精神。熊民芸 摄 古围焕发生机。赖锦洪 摄 赣州、梅州、龙岩三地同为我国主要的客家聚居地。如今,梅州和龙岩推广客家文化的脚步已经走在前面,被誉为“客家摇篮”的赣州,在这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傅亮记者李伟
全文:,尤其是2004年,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赣州成功举办,让整个赣州客家意识空前高涨,引发了客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热潮,如一批客家文化遗产申报定级成功、赣县客家文化城破土而立、客家文化节顺利举办等。如今
走读畲乡
作者: 暂无 来源: 温岭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文/图 张明辉畲族又称山哈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以歌代言,以歌为乐。畲族的服饰、婚嫁、宗教、图腾,无不显示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史载,畲族在隋代就在我国南方闽、粤一带生活,是开发这一地区的土著民族
全文:文/图 张明辉畲族又称山哈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以歌代言,以歌为乐。畲族的服饰、婚嫁、宗教、图腾,无不显示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史载,畲族在隋代就在我国南方闽、粤一带生活,是开发这一地区的土著民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