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客家服饰:在保护和传承中展现魅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黄晓平 特约记者郭华平 在定南县的边远山村,一部分客家妇女依然保留着穿客家服饰的习惯,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客家服饰是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她们的精神寄托。2007年,定南客家服饰被列入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客家服饰制作工艺,近年来,定南县加大资金投入,制定了保护计划
全文:列入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客家服饰制作工艺,近年来,定南县加大资金投入,制定了保护计划,建立了保护客家服饰的传承人制度,让客家服饰制作工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 客家服饰历史悠久
[1图]客家服饰装束
作者: 方芳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狮子帽。 温礼明摄 清朝以前的服饰,男女都穿布质大襟衣(俗称大巴衫),白头裤。女人的衣服另加边条装饰。春秋季节,男女多穿嵌肩,俗称“背褡”。冬天,男人一般戴布帽、棉纱帽,老人戴风帽,小孩戴各种花帽,女人戴满额、绉纱。 清以后,青年男人改穿对襟便衣,老年男人仍穿大襟衣。以土棉布居多,夏
全文: 狮子帽。 温礼明摄 清朝以前的服饰,男女都穿布质大襟衣(俗称大巴衫),白头裤。女人的衣服另加边条装饰。春秋季节,男女多穿嵌肩,俗称“背褡”。冬天,男人一般戴布帽、棉纱帽,老人戴风帽
[2图]赣南客家文化,如何走出“摇篮”?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客家服饰象征着客家人的性格和精神。熊民芸 摄 古围焕发生机。赖锦洪 摄 赣州、梅州、龙岩三地同为我国主要的客家聚居地。如今,梅州和龙岩推广客家文化
全文: 客家服饰象征着客家人的性格和精神。熊民芸 摄 古围焕发生机。赖锦洪 摄 赣州、梅州、龙岩三地同为我国主要的客家聚居地。如今,梅州和龙岩推广客家文化
[2图]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客家民俗展 客家石狮子 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
全文:大量民俗文物流失,例如独具特色的龙南客家服饰近年来越来越淡出人们视野,只有少数边远山区的老年妇女还会穿戴。 征集:沙里淘金觅珍品 对待散落在民间的民俗文物,该如何保护和保存呢?这次调查,对龙南县文化部
龙南巧用客家文化推进乡村科学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龙南巧用客家文化推进乡村科学发展 (上接1版)创新不破旧,尊古不拘古,让古围焕发新韵。如,栗园围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体现特色、提升品位”的十六字方针,保持原有建筑风格不变;而佛仔围挖掘曾作为知青点的知青文化,重现当年知青生活的场景,改建成的村庄由此提升了魅力。目前,该县栗园村、乌石村、关西村
全文:龙南巧用客家文化推进乡村科学发展 (上接1版)创新不破旧,尊古不拘古,让古围焕发新韵。如,栗园围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体现特色、提升品位”的十六字方针,保持原有建筑风格不变;而佛仔围挖掘曾作为
全南大余弘扬历史文化助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本报讯特约记者谌杰报道:一场冬雨过后,全南县龙源坝镇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围屋又迎来了一批来自广东顺德的客人。在围屋里面,游客们或拍照留念,或驻足细观,无不为客家先民的聪明才智和极高的建筑工艺赞叹。今年以来,全南县充分利用县内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积淀,在积极培育文化产业的同时,利用好这一人文优势吸引投
全文:古建筑为主要内容的客家风情体验游等2条精品旅游线路,以冬头帕为代表的客家服饰系列产品和以烫皮、米馃等为主要代表的客家食品系列产品,培育出了醇香园、小玉牌等客家文化产业品牌,每年创造客家文化衍生产品收入
[1图]龙南旅游,一路好风景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来自珠三角的自驾游车队摆满了景区。 徐丽芸 袁玉琼 特约记者傅亮 2009年,龙南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全年旅游总收入3.18亿元,接待游客71.1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5.58万人次,旅游创汇753.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7.9%、38.9%、48.4%和52.
全文:、非物质文化展演、客家美食大赛、客家服饰展览、首届农民运动会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贯穿全年,红红火火,吸引了众多县内外游客的目光。2009年10月30日,数百人专程从赣州和广东自驾车赶到该县观看全球旅游小姐
龙南古村落,焕发新韵味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傅亮 曾兴源 古村开发如火如荼 龙南县有376座围屋。每一座围屋都有着百年的历史,与周围的建筑、田园、池塘、竹林等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古村落。  过去,这些富有客家特色的古村落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三清三改”、美化绿化使得古村落面貌
全文: 傅亮 曾兴源 古村开发如火如荼 龙南县有376座围屋。每一座围屋都有着百年的历史,与周围的建筑、田园、池塘、竹林等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古村落。  过去,这些富有客家
今日围屋别样好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傅亮袁涛 围屋是客家文化的瑰宝,龙南是中国客家围屋最多的县。如何开发好境内的376座围屋,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又能促进农民增收?龙南县通过努力探索“一围一品”的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赢得了众多目光的关注和聚焦。 启示一:政府引导有序开发,“一围一品”出特色 散落在龙
全文:,推出“赣粤客家文化旅游”,和30多家广东旅行社签订合同,保障了游客源源不断的到来。今年1月至8月,龙南县围屋旅游共接待游客34.2万人,旅游收入1.54亿元,均同比增长11.5%。 市场化运作是围屋开发的必然方向。走在这条路上,龙南县坚定而执着,踩出一个个铿锵的足音。
[2图]信丰:让畲族文化绽放橙乡
作者: 暂无 来源: 赣南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畲族民俗博物馆陈列的各种器物引起了游客们的兴趣。 信丰县畲族艺术团在乡镇巡回演出。 赖伟国特约记者钟玉忠文/图 脐橙丰收的季节,信丰县畲族艺术团以“民族团结进村入校”为主题在全县巡回演出,为信丰农民送去一道畲族文化大餐,受到群众的欢迎。近年来,信丰
全文:都与信丰其他农村一样,畲族特有的服饰(即凤凰装)成了凤毛麟角,现在也很难找到了。 畲族人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千百年来关于这个民族的历史状况、社会生活、文化传统,除了正史的记载外,更多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