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1图]福建惠安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电网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早就听说过福建惠安女的故事,可一直难得一见。直到参加某媒体在福建举办的摄影研讨会,才有了一睹芳容的机会。 惠安女是生活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带的汉族妇女。惠安女的勤劳、贤惠,加上一身奇特服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
全文:

早就听说过福建惠安女的故事,可一直难得一见。直到参加某媒体在福建举办的摄影研讨会,才有了一睹芳容的机会。

惠安女是生活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带的汉族妇女。惠安女的勤劳、贤惠,加上一身奇特服饰,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自然也成了摄影家镜头捕捉的焦点。

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安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鲜艳的花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大筒裤的裤脚极为宽大,而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这让我想到了时尚的低腰裤与露脐装。

说到惠安女的衣着,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伤感的故事。传说宋代有一位容貌出众的康小姐被捆绑成亲,婚后生了儿女。大女儿出嫁时,康氏把她打扮成当年自己被逼嫁时的惨状,因挣扎反抗而致使上衣扯起,衣不蔽体的样子。没料到,康小姐的这番用意受到了当地人的亲睐,使得今天惠安女的衣着依然保持着短上衣、露肚皮的独特风采。

惠安女的奇特服饰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惠安女的吃苦耐劳精神,更让人感动。崇武一带的男子大多出外务工或出海打鱼,惠安女自然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军。她们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她们敬公婆,教子女,里里外外一把手,真可谓全能媳妇。惠安女因特别吃苦耐劳而闻名于世,几乎成了“勤劳”的代名词。导游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外地的老板还专门来招聘惠安女前往深圳、珠海等地务工呢。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和拍到的惠安女,只能是组织起来专门表演的了。她们勤劳勇敢、善良美丽。外出时,她们在头顶前方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作用。花头巾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缀绿色或蓝色小花,或是绿色蓝色底白色小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

她们所干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难以承受,而她们却轻松自如。她们把粗大的绳子揽住石料的两端,将一根粗短的竹杠穿起绳子,竹杠紧压在肩膀上,两人奋力抬起石料,慢慢地往前移动脚步。她们的头挨在一起,她们的肩膀紧紧地顶靠在一块。看得出,她们每移动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气力,她们得咬紧牙关,她们得全神贯注,她们得协调一致。

惠安女,是大海的风浪孕育出来的花朵。沙滩上,她们巧手飞梭编织着鱼网,色彩艳丽的服饰,构成一道迷人的风景。她们头上那迎风飘拂的花头巾,犹如一面面象征美好和幸福的旗帜。

国庆游崇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厦门商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向日葵小记者 何彤 编号02-2010-3-31 高崎小学五年(1)班 指导老师 林艳 国庆假期,我去崇武游玩。路上,一排排石雕吸引了我。惠安石雕相当出名,千姿百态的惠安女石雕栩栩如生,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被人们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惠安女也因此成了一道亮丽的
全文:向日葵小记者 何彤 编号02-2010-3-31 高崎小学五年(1)班 指导老师 林艳 国庆假期,我去崇武游玩。路上,一排排石雕吸引了我。惠安石雕相当出名,千姿百态的惠安女石雕栩栩如生,她们的花头
泉州何以成“文都”?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上接第一版)遍布整个闽南和东南亚、港澳台。如此鲜活活的文化魅力、引力、凝聚力,恐非哪个现代文化项目能与之相比吧? 走进下一代是传承,走入非遗名录也是一种传承。根据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所制定的“建立10个以上非遗展示馆、10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1000个以上展示点”的目标,如今泉
全文:

(上接第一版)遍布整个闽南和东南亚、港澳台。如此鲜活活的文化魅力、引力、凝聚力,恐非哪个现代文化项目能与之相比吧?

走进下一代是传承,走入非遗名录也是一种传承。根据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所制定的“建立10个以上非遗展示馆、100个以上非遗传习所、1000个以上展示点”的目标,如今泉州完成2/3。

但,这够了吗?令人遗憾的是,无论从国家法律还是政策层面,对于无论是固态的还是活态的文化保护,都还存在着不少空白。

尽管泉州的31项非遗中也包括了闽南传统民居、惠安服饰、福船制作等等,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传统技艺依然面临着即将消亡的窘境。就木偶来说,晋江市木偶剧团副团长李胜奕告诉记者:传统木偶道具本身也应该包含在木偶艺术中,但现在会制造传统木偶的名家大师却越来越少了,假如有一天这种制造技艺丢失了,木偶艺术也将难以留存。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原理不只在木偶一家。前不久引发社会关注的泉州开元寺维修一事,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社会关注的“白鸽”、“石将军”、“瓷雕龙”等饰品,其实这些装饰本身都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严格意义上并非文物。然而它们背后真正的闽南建筑流派的“堆卷”传统工艺,却几无人知。结果是作为真正活态文化的技艺、材料、人才,如今有的难以为继。

“这和国家至今没有出台相关的专门的‘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定额标准’有关。”泉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出宝阳告诉记者。“现在古建维修都是按现代建筑标准中的有关材料、技艺等来制定,结果招标出来的定价根本无法承接古建修缮。就是想用传统工艺、材料、人才,也是没有市场空间,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些活态的文化只能慢慢消亡。”

明年,作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将登上世界舞台,呈现文化大国的独特魅力与泱泱风范,与光州、横滨一起,共为开启东亚文化的复兴之门贡献力量。泉州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将接受世界性的检阅。在与世界的深度对话中,泉州文化将绽放怎样的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滩涂·蚵壳厝·蟳埔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石狮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我任教的大学对面就是浩瀚的东海,下课时站在教学楼的窗口放眼望去,烟波浩淼的大海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天空中鸥鹭点点,海面上渔帆片片,那充满诗意的天风海韵,我感觉并不逊色于厦大海湾,而且因为有渔船的停泊和渔民的捕捞似乎更多了一份俗世的亲切。 但一些像我这样眺望大海的人却颇为惋惜地说,这片大海不如别的海
全文:

我任教的大学对面就是浩瀚的东海,下课时站在教学楼的窗口放眼望去,烟波浩淼的大海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天空中鸥鹭点点,海面上渔帆片片,那充满诗意的天风海韵,我感觉并不逊色于厦大海湾,而且因为有渔船的停泊和渔民的捕捞似乎更多了一份俗世的亲切。

但一些像我这样眺望大海的人却颇为惋惜地说,这片大海不如别的海湾漂亮,因为没有那一大片金色的沙滩,没有那一棵棵婆娑的棕榈,没有涨潮时白浪逐沙滩的生动,没有敞开胸怀让游泳者尽情嬉戏的乐趣……因为的是我们的海边是一大片滩涂,是黑色的粘稠的一踩下去两脚就深陷下去的泥巴滩涂。这片滩涂似乎阻隔了我们和大海的亲近,让我们面对大海只能远看,不能近玩。

这话让我听起来有些心疼,为什么有滩涂的大海就不漂亮呢?不,我认为它是最漂亮的!正是因为它拥有这一片广阔的、绵软的、黑色的但却蕴蓄着无限丰富的生命营养的滩涂,这是许多海洋所没有的!

这片有滩涂的大海紧挨着一个名闻遐迩的村落———蟳埔,蟳埔村拥有同样名闻遐迩的蟳埔女。但是蟳埔女为世所闻名的常常是她们繁花似锦的簪花围发饰和青色大襟衫、黑色大筒裤服饰,这些奇特的装扮使她们在海边捕捞或在集市卖鱼时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谋杀了多少摄影家的菲林,也掠夺了多少作家的文字。但是却很少人注意到,正是这一片“不美丽”的滩涂塑造了这一群美丽的女子,也塑造了她们美丽的家园和她们背后的美丽的城市!

是的,正是这片肥沃的滩涂,养育了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的蟳埔村民众,也养育了泉州市区的居民。蟳埔地处江海交汇之处,蟳埔人有史的400多年来,世世代代以海为生,渔业捕捞和滩涂养殖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他们的安身立命所在。特别是滩涂养殖,更是他们主要的经济粮仓。东海的滩涂是海边潮间带形成的一片黑色淤泥湿地。因为江海之口是咸淡水交汇处,滩涂中微生物十分丰富,所以蟳埔人利用滩涂养殖了各种贝类(如贻贝、扇贝、蛤、牡蛎、泥蚶、缢蛏等)、海藻(如海带、紫菜等)和螃蟹。有的蟳埔人还把滩涂改造成潮差式、半封闭式或封闭式的鱼塭(亦称鱼港),养殖了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鱼类(如鲻鱼、梭鱼、鲷鱼、石斑鱼、鲳鱼、鳗鱼、遮目鱼、非洲鲫鱼等)和对虾。每天,当男人们“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时,蟳埔女也在潮落时扎上头巾,穿上筒高及膝的雨靴,戴上塑胶袖套去滩涂养殖或采撷捕捞蛤蛎鱼虾。这片营养丰富的滩涂在蟳埔女的劳作中孕育了肥美的牡蛎、缢蛏、螃蟹和鱼虾,这些都是泉州人最爱吃的美味啊!当雨靴上还粘着黑泥的蟳埔女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用塑料桶或浴盆把新鲜而肥美的海鲜送到市区的菜市场,让买菜的市民挑得眉开眼笑时,她们也喜笑颜开地收获了生活的富足和快乐。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这一片滩涂,还有蟳埔村的发展和富裕吗?还有蟳埔女的满足和快乐吗?还有我们泉州人这么方便而现成的口福吗?

距离产生美,越近的风景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虽然我几次路过蟳埔村口的龙眼树和蚵壳厝走向学校大门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回头凝望,对那个神奇的村落充满了好奇和想象,但惭愧的是我居然一次也没有走进过,总觉得风景就近在咫尺,反正有的是机会,但实际上我已经错过了许多美丽。

那一天中午,当《福建文学》编辑部的几位编辑来到这里时,不想再错过的我陪他们顶着火热的太阳走进了这个神往已久的美丽村子。村子里静悄悄的,水泥村道非常干净,几条狗或伸着舌头在屋前憩息,或枕着大地在打盹。村里几乎不见男人,我想也许出海打鱼去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同样名闻遐迩的蚵壳厝。蚵壳厝是蟳埔村的独特风景,这些房屋的造型和其他闽南古民居并无二样,奇特的是它们独一无二的牡蛎壳装饰。除了背面,屋子的其他三个立面都是用很大个的银白色牡蛎壳砌成的。听说这种硕大的牡蛎壳来自于海外。宋元时期,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刺桐港的一部分,泉州远航船队从这里扬帆出海,把丝绸、糖、茶叶、瓷器、布匹、桐油等运往世界各地去贸易,回来时虽然也带回钻石、玛瑙、玳瑁、香料、玻璃工艺品等异域手工制品,但由于担心货物太轻遇浪容易颠覆,船员就顺便捡了许多南海群岛、印度洋、波斯湾等当地丢弃的牡蛎壳来压船。没想到回来卸下后,这些堆在房前屋后的硕大牡蛎壳就被聪明的当地村民变废为宝,用来建造这种冬暖夏凉的蚵壳厝。如今,这些奇特的蚵壳厝不仅见证了当年“海丝之路”的辉煌,也成了蟳埔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你看那排列有序、凹凸有致如鱼鳞般的银白色牡蛎壳立面配上墙头、墙棱的红砖和门框、墙基的灰石,再加上垂在墙头缀着紫红色花瓣的绿色三角梅,色彩鲜明而高雅,使蚵壳厝看起来就像一座座美轮美奂的雕塑艺术作品,而拥有这一座座艺术品的村子则像一个巨大的露天艺术馆。我一直在想,是哪一个艺术家,具有这么富有创意的美学眼光,用这么质朴的材料把他们的家园装点得如此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在几棵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龙眼树下,几个蟳埔阿姨正在一只大筐子上开牡蛎,她们用一把刀子撬开牡蛎壳,掏出肥软的牡蛎肉放在一个盆里,把牡蛎壳丢在另一只筐里。她们做得很专注,来往的客人并没有影响她们手中的工作,也许她们想赶在下午时把开好的牡蛎挑到集市上去卖个好价钱。我看她们虽然人到中年,而且就在家门口劳动,但头上依然盘着发髻,团着花围,插着骨簪。花围上多是雪白的玉兰花、栀子花、茉莉花和鸡蛋花,香喷喷的,配上几枝艳丽的绢花,素雅而动人。听说村里有几个年轻女子很漂亮,常常成为许多杂志或广告牌的形象代言人。可是我见不到她们,估计是到滩涂上干活去了,想一想也是,大白天怎么能见到以勤快著称的年轻蟳埔女呢?但我能想象得出,在那一片黑色的滩涂之上,有一群喜欢戴花的年轻蟳埔女扭着她们柔曼的腰肢,轻盈地在淤泥中上上下下地劳作,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美丽的白鹭在海面上翩飞起舞……

每当我吃到味道鲜美的牡蛎煎、炒花蟹、椒盐缢蛏、清蒸扇贝、白灼虾等等让你垂涎欲滴的泉州名菜,我就想到东海边的那一片滩涂,以及滩涂上那一群美丽的白鹭。我一直执拗地认为,正是因了那一片滩涂,我们学校对面的这一片大海才尤其的漂亮!

哦,我心中的那一片滩涂……

惠安女印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余姚日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听说“惠安女”已经很久了,前几天专门去了一趟惠安。其实,惠安女只是惠安人口中的一部分,集中居住在惠安县东部沿海的崇武、小?等乡镇。惠安女因勤劳、美丽、贤惠和奇异的服饰而闻名于世。过去我一直以为惠安女是少数民族,其实她们是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其装束独树一帜,极像少数民族。汽车一到崇武,首先映入眼
全文:

听说“惠安女”已经很久了,前几天专门去了一趟惠安。其实,惠安女只是惠安人口中的一部分,集中居住在惠安县东部沿海的崇武、小?等乡镇。惠安女因勤劳、美丽、贤惠和奇异的服饰而闻名于世。过去我一直以为惠安女是少数民族,其实她们是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其装束独树一帜,极像少数民族。汽车一到崇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路两旁的石雕,石雕与花木一起承担着美化公路的任务,原来这里与惠安女一样有名的还有“石文化”,崇武是全国有名的“石雕之乡”。当我踏上崇武街头的时候,第一次近距离领略了惠安女的风采。来来往往的惠安女子中,大多戴着奇特的蝴蝶状头饰,头巾和涂上黄漆的斗笠把脸部遮得严严实实,却毫无顾忌地露出肚皮,上身穿着斜襟短衫,袖口绣着色彩鲜艳的花边,下身是宽大的玄绸裤。有人说她们是古代百越族的后裔,头饰类似于古百越族的图腾;也有人说是受彝族服装的影响,不管怎样,这一身装扮已经延续了千年。崇武镇大?村的海湾很宽阔。环山的避风海湾是一种资源,最适合渔民生息,所以大?的渔村很大。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是农历的七月十五,海滩上每条停泊的船前除了渔民修补船只外,都有惠安女点着香烛、烧着纸钱在祈祷平安,不时响起鞭炮、爆竹。在潮水中,渔家的孩子们在弄潮戏水;在礁石前,有许多惠安女在挖牡蛎。我深深呼吸着带着咸腥味的空气,将脚趾挤到松软的沙滩里,听着波澜壮阔的大海的阵阵涛声,坐了十几小时车的疲惫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久违的熟悉涌上了心头。年轻的时候在玉环县坎门镇当兵,在海边生活了七八年,对大海有着别样的情怀。更巧的是,坎门的居民大多是从闽南迁过去的,所以当我听见久违的语音时,仿佛见到了故人。第二天一早去小?镇前峰村的海滩。前峰村紧靠小?镇的街上,路边一块界石铭刻着村名的来历:前峰村位于南海前哨,故名。走完水泥路后还有很长一段高低不平的沙石路,路两边都是民居,尽头的路面是厚厚的黄沙,显然是被潮水推上来的。一出路口,眼前是一个很宽阔的海滩,远处停泊着许多等待卸货的渔船。因为还没有涨潮,渔船还不能卸货,我们坐在海滩边一个水产加工厂的码头休息。加工厂老板姓康,才三十来岁,夫妻俩很客气,搬出了桌椅,泡起了工夫茶。闽南人的工夫茶小有名气,我品尝着溢出香气的乌龙茶,与小康老板聊着小?的今昔。他告诉我,这里过去对土地使用控制很紧,小?镇的街头与村庄之间隔着满畈的地瓜田,现在已经建满了房子,全镇的人口从2000年的二万七千猛增到现在的五万多。说到海滩,小康很留恋也显出很无奈。他说,十多年前,潮水涨上来时,海鸥也跟了上来,现在却成了天然的垃圾场,海鸟几近绝迹。说话间,一辆装满垃圾的拖拉机开进了海滩。看着被污染的海滩,我有说不出的心痛。这里的地理条件极像我生活过的坎门镇灯塔大队的海滩,记得那里的海滩上半部分是金色的软沙滩,下半部分是乌黑的硬沙滩。硬沙滩还是一个天然的训练场,我们曾经在那里练刺杀、练投弹,在月光下巡逻从硬沙滩走过,随着脚印的移动会发出一串亮亮的荧光。旁边有摄友问起惠安女特殊的“不落夫家”的婚俗习惯,现在是否仍然这样。小康的妻子告诉我们,还是这样,她生下女儿后才住进丈夫家,名正言顺地与丈夫共同生活。说话间,她六岁的女儿蹦蹦跳跳来到她妈身边,小佳瑶一点也不怕生,任凭我们给她拍照。小康的妻子还告诉我们,惠安女的生活没什么变,还是很辛劳,穿着倒是先改变了,像她这样三十来岁以下的女子已经不穿戴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了。斗笠下悬挂的挂件她们也不会编织。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不加保护,这一汉民族服饰的奇葩可能会成为记忆,成为图片上的影像。潮水已经涨到了码头下,把垃圾堆淹没了,小驳船来来去去忙着从渔船上卸货。当地没有一家饭馆,我们买了二十斤的虾、蟹,借主人的煤气灶烧,小家庭缺少餐具,我们只好用洗脸盆盛着煮熟的虾、蟹,用手捞着吃,新鲜的味道,原汁原味的做法和吃法,成全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海边野炊。当我们告别时,我们已经不能从前门出去了,潮水没上了台阶。小康的妻子带着孩子领我们从后门走,一直把我们送到大路,离开老远了回过头去,我还看见母女俩在原地向我们挥手……

燕尾脊下木偶起舞 三百"小画家"新年手绘多彩家园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峡生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1月3日下午,红星美凯龙五缘湾商场人声鼎沸,一派喜气洋洋。2010“红星美凯龙”中小学生漫画比赛中学生组决赛现场,300多名小选手齐聚一起,用手中的画笔,勾画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多彩家园。提线木偶
全文:1月3日下午,红星美凯龙五缘湾商场人声鼎沸,一派喜气洋洋。2010“红星美凯龙”中小学生漫画比赛中学生组决赛现场,300多名小选手齐聚一起,用手中的画笔,勾画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多彩家园。提线木偶
[3图]“土著”服饰抑或各族服装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惠女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坤 摄)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上图)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陈小阳 摄) (下图)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水坤 摄)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
全文:

惠女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水坤 摄)

每逢盛会,惠安女就会盛装出行。(林水坤 摄)

(上图)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陈小阳 摄) (下图)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水坤 摄)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影响,

自成一派独特装束

依据:纹样

讲解人:黄坚(泉籍画家、《惠东妇女服饰的传承与变异》作者之一)

唐朝中叶,因“安史之乱”导致大批汉人南迁,开始进入闽粤赣边区。在我看来,其对惠东族群的影响也就此开始。此后居住在这个区域的畲、瑶、僚、俚、奚、等诸族群逐渐融入于汉民族之中,同时,不同群体之间也相互影响、吸收,由此也使得惠东地区的妇女所穿的服饰在某些方面的源流上,与诸多族群服饰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联系。

在惠东民间曾有一个关于惠女服饰的伤感故事流传至今,相传在南宋末年,李文会来小岞隐居,启程时欲把从海南强行抓来的黎人贵族康小姐纳为妻。婚后虽育有两男两女,但被迫出嫁的康小姐却始终怨气未消。待到女儿出嫁之时,康小姐便把出嫁的女儿打扮成自己被劫时的模样。其先是将女儿的头梳成蝴蝶髻,其重20斤,高两尺,再取来一方乌巾遮盖住女儿的脸庞,借由此也表达着自己被抢时不愿让人看见美丽容颜和讨厌看丑陋郎君的心理。而为女儿戴上的厚重银镯,则象征了自己当年被抢时的所被迫带上的铁铐,特地在女儿嫁衣裤上剪破几个洞,并打上补丁,以此重现当年自己被抢时被扯破的衣裤。而在出嫁前,康小姐亦将女儿的嫁衣裁短,仅让布料遮蔽其胸部,并将裤头放宽,且截短至膝部,进而系上银裤链,以此重现自己年少时被迫嫁人时因反抗挣扎,衣服脱落的情景。虽然只为排解心中的怨怒,但康小姐特意为女儿装扮的嫁衣却意外地受到当地人的青睐,从而被流传推广,最后演变成了惠女服饰。而对于服饰的特点,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仅是康小姐根据自己的想法所设计,但更多的人认为其是在海南黎族服饰上进行了修改,因此也推断惠女服饰与黎族服饰存在着关联。

与这一传说相呼应,在学者陈国华在1984年所著的《惠安女族源初探》一文中也曾有所论述道:“惠东南服饰与越南京族、黎族,广西、云南、贵州的苗族、瑶族较为相同。”当中所谈及的少数民族皆属于百越族的后裔,而从现有的惠女服饰中,也能发现与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相似点,如惠安女头戴斗笠时,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而其短小的上衣,则颇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而所绣纹样则与瑶族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此外,惠女所穿的衣裤色彩也有着蒙古族喜爱的颜色,如绿色、黑色、蓝色,而这些用色也与云南水族的服装相似度甚高。

多年来,在对惠女服饰进行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惊奇地发现,这种带有强烈少数民族特征的服饰在汉族服饰中是十分少见的,尤其是它与苗族、瑶族、黎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着相近似的纹样和用色,而这也许与惠东族群源于闽越族的原因有关。

此外,我也认为惠女服饰在发展中汲取着华夏族的一些东西,如绣花在华夏族早期服饰并不多见,直到清代才多了起来,而从清朝的官服民服上也可看出其对于惠女服饰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时期,人们习惯穿着马甲或者一个多纽袢的背心,由此也对近代惠女服饰有着影响,特别是惠女身着的用以防寒的“贴背”。

此外,由于迁徙各族的影响,各朝代的纹样在惠东妇女服饰样中均有反应,如元代的缠枝莲,唐代的穿枝式组织形式,宋代在唐草纹或写生折枝花基础上略有变化,清代的吉祥纹样等,这些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惠女服饰在纹样上汲取着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符号。因此我也认为,惠女服饰的主流是起源于古百越诸族,而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其不断汲取不同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并产生一定的变异,才衍生出富有特色的服饰,进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观点二

百越族遗风,“土著”服饰保留至今

依据:服饰特点、纹样

讲解人:曾梅霞(惠安女民俗创作基地负责人)

一直以来,对于惠女服饰的起源,古代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若追溯其发源,我认为应是一种纪念本族历史文化象征,而其所谓的本族,在我看来,则是生活在惠东地区的“土著族群”,也就是“古百越族”的后裔。

早在1957年至1977年间,惠安崇武镇以东五里的崇武大岞村大岞山东坡上,曾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在地面上零星遗存陶片上,亦出现了绳纹、斜线纹、云雷纹及附加堆纹等纹样,其与现今惠安女服饰上所绣缝的纹样十分吻合。而据考古学家推测,远在四千年多前,当地曾生活着一支以渔猎为生的氏族部落。由此也反映出了在远古时代,崇武大岞村地区已有了古代闽越族或其他先民活动着。

西汉武帝时,闽越遭平国迁众,包括“闽越”在内的“百越”及其各族渐渐消失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但在迁徙过程中,虽大部分的闽越族人迁至江淮一带,但仍有大量后裔留守闽南之地,继续生活,同时也保留了部分百越族先人的习俗。

另外因自古以来,闽南沿海地区便是重要的国防海域,历代朝廷会派遣官兵前来驻守,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汉族士兵便与本地的“土著”女子通婚,由此也促使不同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一些百越族旧俗被渐渐汉化,但其带有鲜明特色的着装风格却被沿承下来,并历经各个朝代的演变,与长期的海洋生态环境杂糅成特异的乡土习俗,当地妇女们世代保留着“闽越族”传统服饰的特色,也就成了如今看到惠女们的独特装束。

观点三

蝴蝶崇拜,

装束暗藏峒民族徽

依据:头饰与纹理

讲解人:陈细送(73岁的小岞镇居民)

依据传统习俗,惠东女出嫁必把髻尾束成蝴蝶般的形状,以此区分已婚或未婚。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传说,我还记得儿时从家中长辈口中听到的一个传说,其源于在惠安城内下井街南仔桥脚有一洞,那里有一泓清水,涓涓而流。相传这个洞便是“蝴蝶峒”的原址,而生活在这里的峒民,在宋代时期被视为一个野蛮的民族,直至经朱熹开导而被同化进中原文化之中。

相传“峒”是以类聚族而居的社会,有其代表性的族徽,这种徽号,也有“图腾”之意。而蝴蝶峒民是巨石时代的遗民,妇女所梳的蝴蝶发式代表着当时的族徽或图腾。上世纪初,许多惠女梳的“大头髻”也有着蝴蝶的形状,尤其净峰、小岞的妇女在节庆之日所梳理的发式,与蝴蝶样子颇为相似,而其平日的发式,也犹如展翅的蝴蝶一般,因此当地人便有了惠女发式源于蝴蝶崇拜的说法。

除了形如蝴蝶的发髻,惠安女服饰在服饰色彩的追求上,也有恰似蝴蝶翅膀上的艳丽色泽,而惠女服饰时常出现如同蝴蝶造型一样的纹样,也为惠安女服饰源于“蝴蝶峒”一说提供的了依据。

讲解人:陈瑞卿(年过八旬的崇武镇居民)

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关系,除了有听闻“蝴蝶峒”一说,我的祖父曾经谈到,我的祖母的老家在云南的蝴蝶谷,也就是大理的蝴蝶泉。祖母曾说云南当地有个传说,苗族的先民古代本来居住在江淮一带,那里江湖密布,河道纵横,而且枫木遍生,彩蝶飞舞。在这种环境下,出于那种原始的心理,先民们对繁盛的枫木和彩蝶产生了求同认亲和崇拜的意识。他们对枫木和蝴蝶进行了极具功利性的美化,并强调自身与它们有着血缘关系。苗族的先民认为,枫木变成了蝴蝶,蝴蝶又生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然后才有苗族,由此,蝴蝶作为苗族先民心目中的母亲,便时常出现在苗族的服装之中,

而虽然崇武、山霞的惠安女属于汉族,但惠女头饰、服饰上时常出现的蝴蝶样子,也与云南当地的苗族先人对于蝴蝶的崇拜,颇为相似。

观点四

同用“咸水腔”,

惠女服饰似畲装

依据:方言、发髻、衣着

讲解人:张国琳(惠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在去年,当我前往漳浦、云霄、龙海三县市考察之时,在与一位畲族居民的交谈中,其与惠东地区居民相似的口音,也就是民间俗称“咸水腔”,引起了我的注意,翻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在《崇武方言研究》,我找到了一段关于惠东的“咸水腔”的资料:其记录到闽南方言范围内还有漳浦(旧镇)和海南(文昌)两个地方,会使用此种发音的方言。

时间推移到唐宋时期,漳州的山区主要是畲族的聚居地,汉族仅居于沿海一带,但自明朝以后,漳州山区的居民,大多已认为自己归属于汉族。而从姓氏来看,学着傅衣凌曾在论文《元代畲姓考》中论述,元代闽粤赣边缘的畲族有50多个姓,但随着时代的推移,除了少数的姓氏,如钟、雷、蓝等仍为畲族,不少生活在闽南境内的姓氏已被并入了汉族中,但口口相传的方音,却一直保留下来。因此我也推测,也许在时代更替中,有不少的畲族后裔曾迁居到惠东地区,他们与当地人相互交流、融合的同时,也让自己所带来的畲族文化对当地人的生活、语言及着装服饰风格,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口音上的相似可待考证外,从惠女的装扮上,亦可寻找到一些畲族装束的痕迹,在厦门大学郭志超教授所著的《闽台民族史辨》中《畲族和汉族的关系及其社会文化变迁》一文之四《服饰》中曾有介绍说,畲族妇女服饰是其民族风俗的集中象征,发饰则是服饰的重中之重,而在古代畲族中,椎髻垂缨则是妇女们发饰的一大基本特点。另外,徐望璋《畲妇》也曾谈及,“复髻筠筒缀石珠”,这种头饰也被称作“高妆”,与惠安女的高髻颇为类似。

另外,同为畲族聚居之地的潮州之地,亦可寻觅到一些与惠女服饰的关联。早在《永乐大典·潮州府》之“风俗形胜”引《三阳志》、《三阳图志》残文中,关于宋元时期的潮州风俗,曾留下一段简要而珍贵的记载为:“其弊俗未淳,与中州稍异者,妇女敞衣青盖,多游街陌。”虽然其中对于“敞衣青盖”的记载十分简略,但若以惠安女的装束为参照物,便不难发现文中所指“敞衣”即是敞开着的上衣或上衣短小而露出肌肤,而“青盖”则为蓝色或蓝黑色的盖头。而据《畲族简史》中记载,惠东女服饰与畲族大同小异,男女推髻洗足,衣尚青蓝色,头戴竹冠蒙布等。因此,我亦认为,泉州惠安女服饰可视为“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栀子花开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楚晚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王蓉 从一处僻静而蓊郁的丛林边走过,浑然不觉中已是清香扑面而来,好香的栀子花呀!回到家,看着餐桌上一个大瓷水杯里放着婆婆买回的一簇栀子花,不以为然。走进卧室,惊讶地发现,我的床头柜上,竟也养着两朵栀子花,像两张盛开的笑脸,拂去我的倦意。在乡村长大的我,对栀子花是不陌生的,当年
全文: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王蓉

从一处僻静而蓊郁的丛林边走过,浑然不觉中已是清香扑面而来,好香的栀子花呀!

回到家,看着餐桌上一个大瓷水杯里放着婆婆买回的一簇栀子花,不以为然。走进卧室,惊讶地发现,我的床头柜上,竟也养着两朵栀子花,像两张盛开的笑脸,拂去我的倦意。

在乡村长大的我,对栀子花是不陌生的,当年也曾欢腾跳跃,攀折那些又白又香的花朵。也许是太容易得到的缘故吧,对栀子花总是没什么爱恋之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也会摘下很多很多的栀子花,放在清水中享受那满室的香气。但很少会戴在头上,仿佛戴上栀子花,也就沾染了一些俗气。小小的敏感的心,总是本能地抵御和俗相关联的东西。

这种我接触最早的花儿,在我的生活里却难得留下它该有的印迹。

可是这样的时刻,栀子花就在我的生活中频频出现,让我无法忽略它的存在。在记忆的河里探寻,也打捞出不少闪亮的珍珠。那是我在西塞上班的时候,学生多是农村的孩子,初夏的清早,我来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有两袋子栀子花,还带着晶莹的晨露呢,这也是孩子们一片晶莹的心吧,当把那些花儿分给同事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无尽的喜悦与欣慰的满足。

这样的一些时光,沉淀在我的记忆里,是我不动声色的快乐。我年少时候夹在日记本中的那朵已经风干了的栀子花呢,最终飘落在哪一个角落,连同我那些年少懵懂多变的心事?现在我那古灵精怪的女儿,也会将一朵栀子花放在她爸爸的皮包里,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温柔了做父亲的心。

渐渐发现栀子花是中老年妇人的最爱。无论是富态悠闲适意行走的,还是艰辛劳作忙碌奔波的,看到栀子花最多的,总是在她们的衣襟边。

一直是有些挑剔的,对这个世界,对很多人。看到一个老年人穿着高跟鞋和大筒裤,也许会哑然失笑;看到一个时髦的老妇人买了一条年轻人穿的花裤子,惊讶于她的勇气之余又有几分不以为然;看到一些人穿着随意却非要在头上或胸前别上一朵栀子花,就觉着不明白。现在,我是越来越懂了。原来美在女人的心里,是一个不灭的梦想:一双高跟鞋,也许是对自己活力的热切展示;一条花裤子,也许就是一场青春美梦的再现;一朵栀子花,肯定就芬芳了一路的心情。

感谢这个栀子花开的时节,感谢这些纯朴至极的回忆。在每个栀子花开的时节,女人们和它一起芬芳。

[7图]时光在岜沙倒流(图)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山商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热情的村长带着我们走进寨子深处,我们觉得不仅仅是时空在转移,时光也仿佛在倒流……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薄雾中的岜沙寨。 车在崎岖坎坷的山路
全文:

热情的村长带着我们走进寨子深处,我们觉得不仅仅是时空在转移,时光也仿佛在倒流……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薄雾中的岜沙寨。

车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中行驶了1000公里后,我们进入了贵州东南部,沿途峰峦叠翠,景色迷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路上不时走过几个穿着民族服饰的村民,我们兴奋不已。山越来越高,参天的树林绕着一缕缕如烟的雾气,我们的车就象腾云驾雾一般……走到森林深处,只见一座牛头牌坊立在路中,牌坊的两侧分别扛着一支火枪及一把腰刀,牛头的鼻子下连着两个字―――岜沙。“枫树”为母“禾树”为父刚刚踏入岜沙寨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阵“咚咚咚……”如同打鼓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山谷之中,清脆悦耳。经过村民指引,我们来到了村长家里,村长是一位50多岁,身材魁梧,样子威武的中年汉子,他正赤裸上身挥动利斧在修建房屋,见了我们几个不速之客,立即走进屋里穿上他们的服饰:一身黑得发亮的青布衣,直脚大筒裤,赤着足,头部四周头发短平,顶部正中束着发髻,腰系佩刀,就象古代的武士!我们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古代……

村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娓娓地介绍着他们的寨子。他们自诩是蚩龙第三子的后裔,直至今天还保留着1000年前的原始习俗,是一个以树为神的苗族原始部落。他们崇拜树神,生前植树,死后树葬,爱惜树林就如爱惜自己生命,他们种的树以枫树、禾树居多。据村长说,他们的祖先来到这里时,枫树、禾树已遍布山头,而且都是并排生长,连理共存。他们认枫树为母亲,禾树为父亲,能一生庇佑他们。山谷中到处所见的枫树、禾树高大挺拔,直插云霄,整个寨子就在树林的掩映之下。村长是他们部落最受尊敬的人,是岜沙寨村长兼支书。年轻时在北京和河南当过兵,所以他讲的普通话我们能听懂,但这寨子里会说普通话的人很少,许多妇女甚至从未上过学。他们有自己的“苗语”,我们想跟寨子里的村民交谈,唯有叫村长当翻译。以前由于交通的闭塞,许多村民还没有走出过大山,就算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他们生活依然贫苦,只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由于生活物资短缺,村民自制工具,自给自足。几年前,寨子里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但来读书的小孩还很少,他们许多还是交不起书本费,只好辍学在家。原始风情水墨画热情的村长带着我们走进寨子深处,我们觉得不仅仅是时空在转移,时光也仿佛在倒流……

岜沙有五个寨子―――老寨、宰藏寨、宰戈新寨、大榕坡寨、王家寨,分布在大山各处。一座座吊脚楼木屋犹如一幅幅中国水墨画悬挂在山谷之中。我们穿行于画中,尽情感受着岜沙苗寨这份独特的原始:乌黑的陶瓦,棱角分明的屋檐,粗壮的木柱,屋后升起的缕缕炊烟,更增添了几分古韵,身穿民族服饰的苗人,神情各异的小孩,男人头上的发髻,肩上的火枪,腰间的佩刀,妇女们盘在头上头上的发式,绣着各种花纹图案的襟衫,齐膝的百折短裙,我们听不懂的苗语……

正当我们欣赏的时候,一阵阵击鼓般的旋律从身边响起,又在山谷深处回荡,我们马上循声前往。原来声音从民居一侧木屋传出,只见一苗家少女,身穿青布衫,领边、袖边和衫脚都绣上美丽地花纹,齐膝的百褶裙边也绣着五彩的波浪图案,非常耀眼。据村长说,从服饰中可以看出他们结婚与否,我们的司机抢着说:“这女孩肯定没结婚,看她十七、八岁的样子”,村长说:“她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你看她百褶裙上绣着一横纹白边就是结了婚的象征”。失望和尴尬写在司机脸上,我们顿时笑得前仰后翻。

这位年轻妈妈正在用木锤富有节奏地敲打着放在石台上的布料。她们自己纺纱,蜡染,晾晒,手缝,刺绣,做成一套苗服大约要3、4个月。蜡染是以山上的香蜡,加上鸡蛋清和山中的草本植物色素为原料,染出来的布料,色泽光亮,柔软舒适。姑娘们根据自己的喜爱在衣服上绣上花纹图案。他们的染料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可用作植物的肥料。

这时候,小路走过几个男子,我看着他们扎在头上的奇特发髻,再看村长头上一样的发式,正好奇着,村长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指着自己的发髻说:“这叫‘户棍’,是他们部落的标记”。“户棍”折在头上代表树叶的生长,意为人养树,树保人。岜沙男子在十五岁生日后就表示成年了,要摆成年宴,由家中长辈给他们梳起“户棍”,腰佩短刀,肩扛火枪。这一传统已延续了千年。与世无争岜沙人岜沙寨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不理会外界纷争,他们恪守着祖先开垦下来的梯田,梯田里都种上了糯米,糯米虽然产量不高,但他们从不放弃,一代一代地把糯谷的种子延续。岜沙男子崇拜勇士,认为只有吃糯米才能长得魁梧,剽悍,一顿要吃上两三碗糯米饭。糯米酒是大碗大碗地喝,只有这样,在大山之中干活才有干劲,才能征服大山。

在收获季节,他们将收割回来的糯稻一扎一扎地晾在禾晾上,一排排,一片片。这时的岜沙寨到处是金灿灿的墙,绚丽迷人。禾晾是岜沙寨的一大特色。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风雨的洗礼也依然坚固。

我们穿过禾晾,走上寨子后面的山上,来到山腰一块在树林下的空地上,只见几条好几丈高的麻绳吊在一枝粗壮的树枝上,这就成了最原始的秋千了。我们试玩了一下,就像电影中的“人猿泰山”在树林中飘荡。村长介绍说,这秋千是岜沙姑娘在农历六月十二秋千节,荡着秋千,朝拜太阳,祈求意中人的出现,这也是一个她们谈情说爱的地方。以前只有女子才可荡秋千,而且是面向太阳。沿着小路到达山顶,山顶就像一个大自然的舞台,在树林之下有一块约200平方米的空地,这是岜沙苗人在节日里欢庆的地方。他们的节日中以芦笙节(农历十一月十九)最为隆重。节日里各寨子的人都穿上整齐的新苗服,姑娘们头戴银饰,男子身扛火枪,腰挂佩刀,汇集到这里。小伙子朝天鸣枪,吹奏芦笙,姑娘们载歌载舞,庆贺节日,十分热闹。他们把这里叫芦笙堂。

再经右侧小路走过去,就是一片茂盛的森林,刚刚进入也许会觉得有一丝阴森。因为村长说这是他们先人的祖墓―――树葬区。他们的祖先就埋在树下,每一棵树都是他们先人灵位,如人去世后,他们都会在埋下尸体的地方种上树,男的种禾树,女的种枫树。在清明时节就拜祭这棵树以悼念亲人,而这棵树就称为“拜神树”。

穿过了树葬区,走出小路,不知不觉已回到了村长家了,村长的两位儿媳已为我们准备了午饭。吃饭前村长在每人面前都倒满了一大碗糯米酒。干!村长举起了大碗酒,看着他们纯朴与热情,感受着这醇厚的米酒,也正如他们岜沙人―――清醇而朴实,这一碗酒是不能推却的,也许这是岜沙人又一习俗吧!

岜沙出行资讯

先到广西,沿322国道经兴安,在兴安投宿一晚,也顺便参观灵渠。第二天到灵川上桂林环城高速行往龙胜方向,再下321国道过三江,从三江到贵州再到江县。从江县到岜沙大约7公里,新柏油路,路况好,在岜沙最好住上一晚,体验古朴生活。条件好的村民可以接待来客,住宿费和餐费视情况而定,大概十来块钱。洗澡就不太方便,要走二十分钟山路到山坳间才有一口泉井。泉水甘甜可口,可直接饮用。在炎夏也很冰冻,洗澡小心着凉。去岜沙,最好能赶上节日,因为节日里气氛热闹,民族风情浓郁,有传统节日歌舞。节日:映山红节:农历三月初六秋千节:农历六月十二

芦笙节:农历十一月十九

苗年:农历十二月初一

新年:农历正月初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岜沙男子十五岁后便在头上扎起“户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盛装打扮的岜沙女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布日期:2004年11月12日作者:文/天窗 图片整理/黄晓忻 网站编辑:梁海萍

枪手部落行走
作者: 暂无 来源: 珠海特区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杨静仪 离开贵阳市郊香纸沟不久,大家还对那些白色的纸张回味无穷,向导一脸神秘地问我们:“想不想去枪手部落行走一番?” “枪手部落?!”好酷的名字,大家欢呼着连声说好。小巴转一个弯,司机加快油门前行。枪手部落位于贵州南边,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苗族村寨——岜沙。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
全文:

□杨静仪 离开贵阳市郊香纸沟不久,大家还对那些白色的纸张回味无穷,向导一脸神秘地问我们:“想不想去枪手部落行走一番?” “枪手部落?!”好酷的名字,大家欢呼着连声说好。小巴转一个弯,司机加快油门前行。枪手部落位于贵州南边,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苗族村寨——岜沙。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走进岜沙,现代生活气息似乎瞬间远去,村寨似乎包裹在如海的森林中,如果没有向导,我们这些游客肯定是进不来也走不出。顺着静谧的林间小径行走,一座座木制吊脚楼画幅般次第出现。这些吊楼都是顺山坡搭建,树皮覆盖为屋顶,因时间久远而长满青苔。家家都有红色的木栏,上衬如碧的天空,下映几缕白云飘拂的湖面,犹如仙境。在我们的赞叹声中,突然响起了枪声,还有悠扬动听的芦笙声。向导笑着告诉我们,这是枪手部落的村民在欢迎客人。我们看到寨门前已聚集着许多犷悍的男子,他们的服饰充满明清气息。只见他们有的肩挎猎枪,有的端着美酒,有的在吹芦笙……向导悄悄说,枪手部落的人,枪是从不离身的,这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我们如贵宾一样被村民们迎进了吊脚楼,踏着嘎吱嘎吱作响的木梯,恍惚间,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这古老生存方式中的一员。因为喜欢,我们在这里呆了两天,岜沙人的淳朴、善良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深深感动着我们。岜沙人规定,如果盗伐树木,要罚米120斤,猪肉120斤,酒120斤,所罚食品给全寨人享用,因此寨民们都自觉保护环境。与森林十分亲密的他们,连歌舞传情也离不开森林,一到夜晚,少男少女们手挽手来到林间,男孩吹着芦笙,乐声如流水般美妙动听;女孩随乐而舞,边舞边唱。此情此景,令人陶醉。 春种秋收时分,枪手部落闹姑娘就开始了,向导说,“闹姑娘”就是青年男子和姑娘结伴相约,白天劳动,晚上聚集在一起唱歌、喝酒、抱姑娘。哪个姑娘被男孩抱的次数最多,那个姑娘最美丽,提亲的人也最多,可惜的是,我们去时,枪手部落春种已过,秋收却还在遥远处,我们只好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古老而又淳朴的山寨。

< 1 2 3 4
Rss订阅